核心提示
金融生态环境是生产力,更是发展的源头活水。2017年,沁阳市严格财税管理,盘活国有资产,注重风险防控,提升财政金融工作水平,为百城提质、水系建设、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2017年,沁阳市财政金融喜讯频传,继沁园办事处(增幅51.2%)财政收入超1亿元之后,柏香镇财政又以3.3%的增幅跻身焦作市财税“亿元俱乐部”,成为该市财政金融最大的亮点。
2017年,该市经济指标实现3个突破,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达到426.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达到15.7亿元;所辖13个乡镇办事处财政收入均突破600万元。2017年,该市GDP达426.9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达23.80亿元,同比增长24.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0亿元,同比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3万元,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万元,同比增长9%。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该市金融的良性发展。
2017年,该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家结构性减税和调控政策力度加大的复杂局面,牢牢把握“稳增长、控支出、强管理、保平衡”的工作主基调,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统揽,以圆满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为核心,全力推动各项财政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为确保财政安全平稳运行、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面对“营改增”税制改革等政策性减收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市始终把组织收入摆在财政工作的首要位置,积极深化社会综合治税平台建设,建立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要求47个成员单位和13个乡镇办事处明确一名综合治税工作分管领导和信息联络员,为综合治税工作的沟通协调打下基础。加大对车船税、交通运输业税收、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和房产租赁税的征管力度,综合运用收入考核激励机制和缴库进度通报机制,有效稳固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在广引资金“聚财”方面,该市紧盯新常态下中省投资导向,协助各级各部门征集、筛选、上报项目,为保障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现金保障。截至2017年10月底,该市共向上级争取资金77843万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盘活资产“生财”方面,该市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认真梳理筛选债务,开展公检法、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联合清收行动。2017年,该市回收债权资金380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63.3%;收缴利民小区廉租房租金26.36万元;收缴桂竹园小区房款550.18万元,收缴租金34.21万元;该市组织职能部门集中对第二小学门面房、第二中学餐厅、实验中学超市等21家单位进行公开竞价拍卖,拍卖成交总额达981.31万元。
在非税及土地收入清查方面,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出让土地9宗,面积为453.79亩,成交价款2.15亿元;积极挖掘非税收入,共回收清欠资金541.84万元。其中,沁阳市开元置业有限公司缴清所欠配套费65.96万元、焦作银座置业公司缴纳所欠配套费393.38万元,征收墙改基金82.5万元。
在招行引资方面,该市先后与国开行、农发行、中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各类信贷资金额度200余亿元,并与银行合作设立倒贷资金平台,先后帮助20余家企业倒贷2亿余元;加强与省中小担保集团合作,为诚信担保公司提供再担保授信2亿元,为11家企业办理再担保2985万元。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该市良好的财政金融环境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金融扶贫大见成效。2017年,该市带贫企业穆赛牧业在农信社的200万元扶贫贷款已发放到位。同时,该市扶持特色产业,对头饰加工特色产业村紫陵镇坞头村、农业产业化龙头村崇义镇南山村等特色产业村累计发放贷款5261.4万元,并利用国开行产业扶贫贴息政策,先后支持企业贷款6850万元,帮助84名贫困村民实现了脱贫。
孙聚波
编后
正是有了金融资本的支持,沁阳市工业经济才能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财源税收质量才能不断提升,财政蛋糕才能越做越大,才能更好地为民生服务。只有金融活跃,资金融通通畅,经济发展才有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