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玉犬贺岁,文化过年。
逛画展、看演出、品戏剧、猜灯谜、领春联……春节期间,我市各地春节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以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活动主题,为全市人民送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春节生活,为过年增添了文化味儿。
文化活动迎新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宣传部和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认真组织今年春节文化活动,各种形式的文艺联欢、节目展演营造了春节特有的热闹喜庆氛围。
从今年1月份开始,焦作市春节群众大联欢、焦作市新春合唱音乐会、焦作市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等30多项文化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来自全市城乡的众多文化团体、千余名文艺工作者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送去了欢乐和祝福。
从农历正月初六到农历正月十六,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共同主办的“欢乐怀川·春满山阳·暖暖新年”2018年焦作市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在市东方红广场和焦作影视城同时开展,相继举办了焦作市第二届戏剧节、第三届龙狮虎大赛、第四届艺术广场舞大赛、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剧目展演及各类展览等活动。活动内容涵盖多种艺术门类,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小戏小品、传统武术、摄影等应有尽有。活动期间,共举办各种演出33场,参演人员近1万人次,观众近100万人次。
今年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中,最大的亮点是借助“百姓文化超市”平台,首次对我市15场文化活动演出实现全程网络直播,受益群众近100万人次,并首次开通百姓网络投票渠道,全面展现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风采,彰显了“百姓文化超市”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民俗文化醉心田
春节民间优秀文艺节目展演是我市历年来春节文化的重头戏。每逢展演期间,许多市民向市东方红广场聚集,一时间广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舞台上,民间演艺人员身着各式各样鲜艳的演出服装,跳着、唱着;舞台下,市民们看着、笑着,掌声、笑声阵阵,整个现场气氛热烈、喜庆。
太极拳、抖空竹、舞龙、舞狮等国家、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还有一大批富有焦作特色的民间艺术珍品,在这里竞相展现,为市民送上了一场民俗文化盛宴。
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六,伴随着焦作市第二届戏剧节和第三届龙狮虎舞大赛相继在焦作影视城、市东方红广场举行,“欢乐怀川·春满山阳·暖暖新年”2018年焦作市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正式拉开序幕。
锣鼓震天响,非遗贺新春。热闹的龙狮虎舞、喜庆的秧歌、威武的盘鼓、矫健的武术、时尚的歌舞和许多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把浓浓的过年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在演员队伍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只有5岁,有工人、农民、学生和干部,他们用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表达了对党、对祖国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宛如一道流动的风景,让广大市民一饱眼福。“过年就是要闹一闹,这样才有过年的味道。”很多市民看了演出后对记者说。
家住山阳区新城街道常宏社区的赵克文今年71岁,每天都要骑车到市东方红广场看演出,他说:“这样精彩的演出平时很难有机会看到,我一场也不想错过。”
怀川处处百花开
蓝天作大幕,大地为舞台。春节期间,我市各县(市)区文艺工作者成立了一支支小分队,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活动,奔赴各地农村送作品、送服务、送辅导,将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服务项目与群众精准对接,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我市在继续坚持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文明河南·欢乐中原”“教你一招”“千幅作品送千户”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建立360多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活动。
将中央、省委和市委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最新政策及时送到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家门口,是全市“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宗旨。来自各县(市)区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分赴各地贫困村,举行“精准扶贫”主题文艺演出,开展文化帮扶活动280余场次,送春联2000余幅。
活动中,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小品、快板、相声、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说唱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使乡亲们深受鼓舞,脱贫的愿望更加强烈,脱贫的信念更加坚定。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群众在享受欢乐祥和文化生活的同时,凝聚起在新的一年里建设“四个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