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3月2日,记者从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将围绕质量提升持续发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涵养更多优质学校。
关键词:学前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学前教育方面,我市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办园观摩指导,强化幼儿教师培训,开展示范园、薄弱园结对帮扶,学前教育保教水平明显提升。
今年,我市将着力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在91%以上;强化规范管理,开展示范园创建,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关键词:义务教育
在义务教育方面,五年来,我市深化集团办学,全市共组建义务教育集团97个,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模式,带动223所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提升发展,义务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年,我市将持续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继续实施“全面改薄”,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关键词:高中教育
高中教育质量是一个地区基础教育的“窗口”。在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升中,五年来,我市坚持“夯实教学基础、面上整体提升、点上名校突破、全力争创一流”目标,通过强化激励导向、狠抓精细管理、实施科学备考等有效措施,形成了质量提升的常态长效机制。普通高考一本上线人数,由2012年的1317人提高到2017年的4341人。特别是2016年和2017年,我市分别有10名、12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高考成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我市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力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1%;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选课走班,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完善质量提升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在中职教育方面,五年来,我市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创新中职技能大赛模式,形成了国赛、省赛备赛机制,累计荣获全国、全省一等奖183个、二等奖282个、三等奖257个。特别是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获得一等奖3个(全省共14个),实现国赛一等奖“零突破”。市职业技术学校、博爱职专两所国赛一等奖学校分获省教育厅项目扶持资金1253万、671万元;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厅通报表彰。
今年,我市将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入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推进产教协同发展、校企共同育人,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深化职教教学改革,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力争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