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太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他已在炫耀诗和远方……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他们的问题,直接戳中当下“穷家富养”养育理念和养育方式的痛点。
“穷家富养”,就是要让孩子有高于本阶层的物质生活和阅历,很多并不富裕的家庭向子女提供超负荷的物质供养。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观点1+1】
@zjtlove:消除“穷家富养”现象的关键在于让越来越多的家庭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这就需要加快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扩大中等收入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织密社会保障网,让更多家庭卸下功利思想的重负,回归家庭教育常态。
@粤刚刚2012: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再富也要苦孩子”。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坎坷,与优越的物质条件相比,孩子更需要苦难的磨砺,以便长大成人后能够从容豁达地面对困难。
@小帅哥Peterwang:“穷养”或者“富养”都不靠谱,“穷养”的孩子容易缺乏信心,“富养”的孩子容易养成好吃懒做的毛病。
@我是大头汪汪汪:对“穷家富养”不必太在意,因为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因素很多,不止于此。我认为,“穷家富养”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上进,当然在“富养”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常睿平:可怜天下父母心,越是手头不宽裕,越要“穷家富养”,这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怪,会把孩子惯坏,影响孩子的一生。我认为,家长还是要实事求是,培养孩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比较好。
@工程师-作家-湖南大学讲师张闻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家富养”只会加重父母的负担,惯坏子女,得不偿失。
@曲微丹:我们应该把“穷家富养”理解为精神层面的富足,而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打肿脸充胖子”。
@大风1205:“穷家富养”这个概念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我感觉纯粹是一种误导。不管什么经济条件的家庭,都应该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否则只能培养“啃老族”。
@秋泉12:社会风气作祟,很多父母都不愿孩子受苦,殊不知“穷家富养”只会适得其反!
【下期话题】
到此一卧
近日,有游客在参观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时,看到一名男子躺在馆内一块作为辅助展品的玉石上,遂拍下照片传上该馆官方微博。随后,该馆官方微博将该男子的行为发出来,提醒游客注意文明观展。该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对此类不文明参观行为,目前工作人员只能进行口头劝阻,若未来实行实名制购票,可能会将不文明参观者列入“黑名单”。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