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2月28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通过召开神经肌肉病学组病例分析讨论会的形式,来纪念国际罕见病日,以此来提高该科医生对罕见病的重视程度和诊疗能力。
国际罕见病日是欧洲罕见病组织在2008年发起的,之所以将纪念日选择在每4年才出现一次2月29日,就是为了寓意“罕见”。而在其他没有2月29日的年份里,则将2月28日作为当年的国际罕见病日,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人们对罕见病的认识、关注和理解。
据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直注重临床学术科研,自去年该科3个病区共同协作成立9个亚专业学组以来,已经开展各类形式的病例讨论和业务学习10余次,各学组负责人更是经常把大家召集在办公室、病床旁、门诊楼,甚至约在脑电图室,从病史介绍到辅助检查、从诊断到治疗、从经验到综述,每次都围绕疑难病例和特殊病例进行学习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年轻医生开展临床科研的热情。
今年2月28日是第十一届国际罕见病日。当天,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主任吕海东的主持下,召开了神经肌肉病学组病例分析讨论会,大家就两例POEMS综合征和青少年型重症肌无力的罕见病病例进行了分析讨论。讨论中,医生瞿千千向大家介绍了患者的病史,随后到病床旁,向患者询问病情发展情况,并从头部到全身、从运动到感觉、从近端到远端,对患者进行了全面检查。最后,大家重新回到办公室进行病例讨论。在整个讨论中,吕海东一直坐在电脑旁,针对讨论中的疑问随时向年轻医生讲授神经肌肉病理知识、放映病理图片,让大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到病理改变都有了深刻认识。
讨论结束后,吕海东表示,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里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提高了医生对罕见病的重视程度和诊疗能力,也希望能唤醒更多公众了解并重视罕见病,呼吁更多患者进行罕见病登记并及时就诊,相信随着研究的进展和认识的提高,全社会将了解更多的罕见病知识,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来治疗罕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