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核心提示二:
《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北山条例》)是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2016年11月2日经焦作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11月18日经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自2017年3月10日起施行。《北山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市北山治理工作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集中攻坚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北山条例》贯彻实施一年来,依法保护北山生态环境在我市已经形成社会共识,北山生态修复保护效果初步显现。
焦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每每提起自己的家乡,焦作人都会自豪地如此推介。北部山区俨然是我市经济建设的“黄金带”,曾经的采矿业有力地支撑了我市经济建设,奠定了城市的发展基础。
然而,粗放式发展让焦作北部山区备受伤害。积年累月的私挖乱采和非法经营加工行为猖獗,矿产资源临近枯竭,山体千疮百孔,空气中烟尘弥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私采滥挖破坏山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占山区总面积的14.78%。同时,下游的非法矿产品加工企业设施落后、粗放经营,造成粉尘飞扬、车辆抛撒等二次污染,成为我市的严重污染源之一。
“大山也是一个生命体,它的伤口也需要缝合”。北山之痛,是全市人民心头之痛。那枚矗立在凤凰山顶的弯月形的手术针,是全市人民治理北山心愿的标志,也是我们不懈努力的印证。
一边是想方设法治理北山,一边是私挖乱采屡禁不绝。治理北山难,难在跳不出治理反弹的怪圈。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
2016年6月14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我市的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市委书记王小平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双管齐下、双向发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并以此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动力,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焦作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
一场严打北山私采滥挖反弹,巩固北山治理成效的攻坚战在我市打响。全市413个非法采矿点、1028个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和63家到期关闭非煤矿山企业,在两个月内完成“场平地净”;19家未到期非煤矿山企业按照“四证”齐全、“四化”达标的要求全部整顿到位。
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植树绿化黄金季节,组织各县(市)区针对非法开采点、加工点和到期非煤矿山等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区域,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一点一策制订修复治理方案,大力开展山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截至目前,焦作市累计投入资金5亿余元,共完成修复治理面积3.6万亩,新增林地9313亩,新增耕地5178亩,植树81.4万棵,修建道路73.2公里,转为其他建设用地839.47亩。建成缝山公园、闫河公园、龙翔矿山公园、白鹭湿地公园、黎明脚步公园等矿山地质公园,形成了一个青山相拥、绿水环绕、城在山中、山水与城市融合,集休闲、郊游、健身、娱乐、科普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矿山郊野公园。
由依靠行政手段集中攻坚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在开展集中攻坚活动的同时,我市把依法管理作为实现北部山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启动北山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多方调研,历时9个月,经市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后,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颁布了《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于2017年3月10日起正式实施,使我市北部山区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的轨道。
《北山条例》的制定是我市首次行使地方立法权。在立法过程中,我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法规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为今后的地方立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具有里程碑意义。《北山条例》实施一年来,我市对《北山条例》进行了多方式、多角度的专题宣传,并开展不同层次的执法培训,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自《北山条例》实施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该条例的贯彻实施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先后于2017年6月、8月、10月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了3次调研和执法检查,就该条例实施中涉及的管理机构组建、北山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配套管理制度的制定、北山保护范围的划定和界碑设立等相关事项进行集中调研,及时向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审议意见,有力促进了《北山条例》的贯彻实施。
市政府在2016年11月份《北山条例》获批后,立即着手准备《北山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该规划已编制完成。我市还启动了北山废弃矿山修复利用规划、北山林业提升规划、全域旅游南太行生态旅游产业带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南太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总体规划、北山公墓陵园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此外,制定并发布实施了《动态巡查督察办法》《联合执法管理办法》《大型采挖设备和运矿车辆进出山区管理办法》《投资项目联席会审办法》《群众有奖举报制度》等5个配套管理办法。
《北山条例》实施一年来,我市根据《北山条例》有关规定,组织沿山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了北山生态环境治理“回头看”活动,加大巡查力度,加强督导督查,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对北山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严管严打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巩固北山整治成效。
开展了保护区界碑设立工作。2017年12月26日,我市在缝山公园举行贯彻落实北山保护条例暨界碑设立仪式,《北山条例》实施迈出重要一步。
一以贯之抓好《北山条例》贯彻落实建设美丽焦作 3月10日,是《北山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一周年纪念日。《北山条例》从酝酿到出台,凝聚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相关各单位的心血和智慧,是一部具有焦作地方特色、精细而管用的“良法”。 在新的一年里,我市将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继续抓好《北山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积极推动《北山条例》精准有效实施,促进北山生态环境持续提升,打造南太行绿色生态屏障,让焦作人享受到好山、好水、好空气,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北山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