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请问女士,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3月9日9时许,一位年轻女士走进市人才交流中心服务大厅时,门口“志愿者服务岗”的一位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询问。当听到这位女士要办理大学毕业生档案存放手续时,该工作人员用手势将其目光引向1号至6号窗口,并热情地说:“我们建立了综合服务‘一站式’窗口,那几个窗口都可以办理。”办完手续后,该女士笑着对现场的记者说:“真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新春伊始就感受到了人社部门高效便捷的服务。”
“‘志愿者服务岗’由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相关政策、业务办理等方面的咨询、引导服务。中心还配备了叫号机来引导分流前来办事的群众。”市人才交流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在大厅看到,“焦作市人才服务指挥监控系统”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全市人才交流服务全景图、档案保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全市人力资源共求分析等内容,全方位对六县(市)和各城区人才服务情况进行实时管控。
服务大厅还配备了复印机、饮水机、老花镜、医药箱、针线盒、充电器、雨伞等便民服务设施,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舒心。
随后,记者来到市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服务大厅,这里正在举行“春风行动”女性专场招聘会,LED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当天的岗位信息,108个标准化招聘摊位前坐满了用工单位的招聘人员。智能化招聘服务大厅,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便捷服务。
这些便民化、智能化服务举措和设施,是我市创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当天,全市人社系统窗口单位现场观摩会在该中心举行。记者从中了解到,市人才交流中心承担了全国首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建设任务。目前,该中心引入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业内领先的工作质量标准,编制了179个业务标准,在服务大厅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综合服务“一站式”窗口,实现了“一站受理、一站办结”,最终将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即办事群众进一扇门,跑一次腿,就能办成事。
目前,我市已搭建起以行政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为核心,以行政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行政服务工作标准体系为支持的焦作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体系。
业务经办有规范。业务开展有依据,业务办理有规范。在业务办理上,国家有标准的,业务经办按国家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的,按省文件规定执行;没有文件依据的,编写业务流程操作规则,进一步规范办理流程,形成业务规范和地方标准。
手续办理有平台。“通过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创新服务模式,打破限制,简化手续。”该负责人说,将大厅业务重组、窗口整合,由流水作业窗口改为综合窗口,实行柜员服务,全业务受理;需及时办结的业务,一次性及时办结;需限时办结的业务,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办理、限时办结。
同时,开设网上服务大厅,将档案全部进行电子化处理,最终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和网上自助办理。打造“互联网+人才服务平台”。打造同城业务“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让群众只跑一次腿。六县(市)、各城区和市人才交流中心进行整合,同一软件办公、同一平台受理、统一业务办理,提速增效,形成全市“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工作模式,实现人社部提出的“互联网+人社”工作目标。
人才引进有通道。设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服务人才引进手续办理,拟开设人才引进网络窗口平台,简化手续,集约办理,将申报和审批材料先行网上多个部门联合预审,通过后,市人才交流中心再通知相关人员前来办理手续,实现业务办理方便、高效。
智能招聘有保障。在原有天纵英才网站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智慧人才网站,实现线上招聘精准化、线下招聘大厅智能化、远程招聘同步化、校园招聘一体化。
保障就业创业能力有提升。对毕业报到的未就业大学生,进行系统自动预警和提醒,实现就业服务精准化。对一个月内未就业者,按专业推送岗位;对两个月内未就业者,推荐就业培训;对多次推送岗位不满意者,进行就业指导。开展职业测评,帮助大学生合理确定职业定位和方向,作好职业规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和政策支持;开设蓝领驿站,对已经就业但岗位不适合的大学生提供择业平台。
全方位服务质量有管控。该中心成立了大厅管理办公室,对大厅服务进行全方位标准化管理,从物品摆放、业务办理、文明礼貌用语到服务手势礼仪都进行了规范化要求,从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到业务办理、工作纪律、卫生状况等都进行量化管理。通过标准化创建,建立一套公共就业服务质量管控体系,实现服务标准有规范、服务效果有评估、服务质量有考核、服务过程有管控。
下一步,全市人社系统在窗口单位将推广该中心“六个有”经验,强化服务至上理念,推动全系统窗口建设大改进、为民服务大提升,让群众来人社部门办理每一件事项、享受每一次服务时,都能感受到人社部门的崭新风貌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