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出生在官宦世家,从七世祖韩茂一直到他的父亲,世代为官,政绩卓卓,道德高尚,形成了良好的家风。不幸父兄早逝,幼年的韩愈困顿孤苦,但他不坠其志,勤奋好学,而后出仕为官,虽历经波折,仍一心为国为民。他不仅自身如此,还注重把这种为人处世的品性、良好的家风门风传导给后人。
韩愈的家风家训主要体现在《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同时还在他写给儿子的《示儿》和《符读书城南》两首家训诗中。《示儿》诗中,韩愈向儿子展示了自己从一介寒生变为达官名士的艰苦奋斗之路:“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希望子孙也能勤学苦读,从小就不迷失方向,“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符读书城南》诗中,韩愈更加明白地告诫儿子,一个人要成为有用的人才,必须勤奋读书。对一个人的前途来说,家庭出身和贫富都不是决定性因素,“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
此外,韩愈作为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他撰写的不少文章如《师说》《进学解》中,也有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这些不仅直接影响其子孙后代,对当时和后世的学子也影响深远。
如今,在韩愈的故乡孟州,有一个叫莫沟的小村庄,人们每到周末就聚集到一起,诵读韩愈的文章,追思韩公的精神;韩愈的家风犹如润物的细雨,在新的时代仍然润泽人们的生活,启迪人们的心灵。
孟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