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近30年,责任心、耐心、细心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说,只有增强责任心,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治疗;只有对患者百倍耐心,才能深得患者信任;只有投入万分细心,才能保证诊疗过程无误。他,就是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区主任韩志启。
下面,让我们从几件小事,来了解韩志启的“三心”。
责任心
27年成就肝病名医
1991年7月,26岁的韩志启从新乡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从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有责任心。
责任心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全方位提升自己,才能把责任心落到实处。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他始终牢记,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家属排忧解难,为家庭减轻负担,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誓言,急患者之所急,处处为患者着想,积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韩志启每天忙得连轴转,一天也没有休息。“农历大年三十接诊了2个消化道出血和2个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整个科室都处于紧急备战状态,一刻也没闲着。”韩志启说。
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是韩志启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近年来,他开展了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其中,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脾栓塞术、肝癌介入治疗术、肝脏穿刺病理检查术、人工肝脏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各型肝衰竭)及高胆红素患者、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治疗高脂血症有心脑血管动脉硬化者及难治性丙型肝炎等新技术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繁忙的工作之余,韩志启还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及最新发展趋势,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专著,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他共出版专著2部,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20余篇,取得科研成果3项。这些成果,为临床治疗患者提供了确切的参考依据。
耐心
跟踪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72岁的刘女士是韩志启跟踪治疗20多年的“老病号”,20多年间,刘女士经历了肝硬化、肝性脑病、肿瘤等多种疾病,但在韩志启的精心治疗下,每次都有惊无险,至今生活质量较高。
韩志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刘女士因肝硬化伴肝性脑病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经过近一个月的抢救,刘女士最终脱离生命危险。“当时韩主任还是一名年轻的医生,他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的耐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女士回忆道。
随后的很多年,刘女士都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检查用药,状态一直不错。10年前,在一次体检中,韩志启发现刘女士的肝脏部位有肿块,通过进一步辅助检查,最终确诊为早期肝脏肿瘤,他建议患者到上海一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刘女士转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最终,刘女士战胜了肝脏肿瘤。
3月10日上午,刘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区进行定期复查。韩志启详细了解了她的近期情况,并开出了阶段性处方,交代了相关事宜。“韩主任很有耐心,对我跟踪治疗了20多年,他对我的病情最了解,不断为我调整处方,我非常感谢他。”刘女士说。
细心
他被患者视为救命恩人
“如果没遇见韩主任,我们三兄弟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3月11日,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区接受治疗的张二(化名)说。
这得从韩志启的细心诊断说起。张二家住修武县,2014年因乙肝、肝硬化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韩志启得知,张二弟兄三个,母亲曾患有肝脏疾病。韩志启心里产生了疑问,肝病的发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张二的哥哥和弟弟会不会也患有肝脏疾病?因此,韩志启建议,张二的哥哥和弟弟也到医院作检查。经过检查,张二的哥哥患有早期肝脏肿瘤,弟弟患有肝腹水。
一时间,张二弟兄三个感觉天塌了下来。韩志启告诉他们,接受正规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随后的两年,张家三兄弟成了韩志启重点关注的对象,他根据三兄弟的发病特点,制订了个性化诊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细心观察任何可疑现象。“张二哥哥的肝脏肿瘤处于早期,对其病情全面分析后我决定采用微创介入疗法。”韩志启说。在该院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韩志启带领科室医生用一根细小的导管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张二的弟弟经过韩志启的个性化诊疗,腹水症状也逐步消失,恢复了健康。
从医20余年来,韩志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仔细研究每一个病例,被众多患者视为救命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