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马村区转型发展倚重第一动力
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例会召开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会议 专题部署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工作
市领导到市统计局调研
坚决拥护宪法修正案
市领导到贫困村宣讲党的十九届 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市领导到蒙牛调研项目建设
蒲公英受宠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3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蒲公英受宠
本报记者 董柏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春节过后,天气转暖,博爱县寨豁乡下岭后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又开始忙了。他三番五次走家串户,宣传动员大家进行果树间作套种或规模种植蒲公英,并多次与博爱县清晨食品有限公司结合,商讨签订回收合同事宜。

  为何对种植蒲公英情有独钟?“我们看到了蒲公英巨大的经济价值。”王军告诉记者,“去年,俺乡小底村给我们作出了示范,博爱县清晨食品有限公司与群众签订回收合同,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种植蒲公英效益如何?小底村党支部书记吴崇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全村种植300多亩,樱桃树下间作套种的每亩多收入1000多元,成片种植的每亩产蒲公英叶300公斤至400公斤,包回收价每公斤8元至10元,每亩平均收益在3000元以上。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含有多种营养素和微量元素,一直是人们喜食的一种时令野菜。蒲公英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保健价值,被医学界推崇,被国家卫生部门列入药食兼用的品种,其巨大经济价值正在充分展现。

  “咱焦作辖区的南太行山气候温和,有大量的野生蒲公英、柴胡、党参、丹参、皂刺等中草药材,每年春秋两季,许多城里人会到太行山上采蒲公英食用,我们山里人将蒲公英当作药材采集然后卖给医药公司。”小底村村民刘贤锋说。

  看到了蒲公英的巨大药用食用价值,利用山区丰富的资源和当地政府产业脱贫的好政策,博爱县清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楠楠潜心研究,对蒲公英等中药材进行深加工,开发出“青天河”牌蒲公英茶、野菊花茶、冬凌茶、连翘茶、桑叶茶,不仅为大规模种植蒲公英等作物找到了销路,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方便的药食兼用产品。为保证货源供应,去年以来,该公司采取与种植户签订合同的办法,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现在寨豁乡种植樱桃3000多亩、核桃8000多亩,还有几千亩冬桃,如果林下间作套种蒲公英,按每亩增收1000元算,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为群众增收1000余万元。寨豁乡地处青天河景区核心区,种植、开发蒲公英等特色农作物,也能丰富我们的旅游产品市场。这真是继樱桃种植之后,又一个利民利企的好产业!”寨豁乡乡长何晓勇说。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