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暖花开时节,马村区的经济指标也涌动着暖意。今年1~2月,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793万元,同比增长52%,增幅居全市第二。其中,税收完成5511万元,同比增长44.4%,税收占81.1%,增幅居全市第三。
“运行平稳、结构优化、亮点纷呈、好于预期”,16个字的概括,尽显马村经济的“高颜值”。
数据最有说服力。该区经济的春之序曲开了好局,诠释了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其他一些主要指标也出现积极变化,更为首季“开门红”提供有力支撑。
财政收入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改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让好势头延续下去?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腾给出答案:随着招商稳落地、项目大突破、城建新提升的深入推进,马村区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正成为财政收入稳健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源。
方向已定,路径明确,全区上下铆足了劲,确保“开门红”持久红下去。
看招商——
若把马村区这片广阔平台看作是浩瀚海洋,纷至沓来的投资项目恰如注入活力的浪潮奔腾百川。眼下,总投资20亿元的万邦(焦作)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总投资30亿元的建业城市综合体和绿色农业基地、总投资10.6亿元的万方静脉产业园已成功落户该区。
该区坚持实施产业招商,围绕铝精深加工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商贸物流、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着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开展精准招商、务实招商;紧盯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以补链、延链、强链为主线,开展产业精准招商,重点引进一批突破型、战略型、基地型的大项目;突出项目带动,以增量带存量,努力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
看生态——
在马村区生态建设规划中,特意强化生态味,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重点实施白鹭湖城市湿地片区建设,加快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该区创新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变劣势为优势,加快推进占地1800亩、水域面积800亩的白鹭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发展商住休闲、康养娱乐、文化旅游产业经济,打造生态经济引爆点。目前,在春色下的湿地公园,吸引了白鹭、白天鹅、灰鹭、雪鹭、鸳鸯、大白鹤等鸟类在此栖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与不远处的湖心岛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看增收——
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该区税收的主体地位无可撼动。财政收入增量提质,折射经济结构调整正走出“阵痛期”,开始步入收获期。
该区充分利用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强化各类涉税信息沟通,加强财税、经济等部门间的无缝对接,提前做好收入预判工作,整合全区力量,合力攻坚。同时,该区加强市级下划税源户管理非税收入征管工作,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耕耘必有收获,有信心就有力量。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提振精气神,不比总量比增速、不比过去比未来、不比基础比干劲,务实重干、砥砺奋进,以新姿态、新作风、新形象,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着力打造焦作东部新城,助力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作出积极贡献。
崔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