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新能源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新能源汽车梦变成现实
红星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 开工奠基
多氟多团委成立大会 暨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 隆重召开
多氟多举办三八节主题系列活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3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新能源汽车梦变成现实
——转型升级的多氟多高度解析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日前,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院线震撼上映,以全方位的视角深层次地展现了五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影片放映至今,“引燃”了全国观众,让人激动万分,豪情万丈。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一个个让人引以为傲的大国工匠。

  而在焦作,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用特有的“多氟多高度”实现了六氟磷酸锂全球第一,在全球业界打造了响当当的新能源汽车“焦作造”。从传统行业——细分领域——新能源——电池——收购新能源汽车,多氟多走出了一条典型的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扩大消费,着眼调结构增加投资,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他还表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从产业规模上来说,中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累计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总量已经超过了180万辆,仅2017年产销量就接近80万辆,产销增长50%以上。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新能源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去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012年技术水平的两倍,每千瓦时的售价比2012年下降了70%以上。苗圩介绍,现在很多电池电机企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指定的供应商,已经为各大汽车公司所配套。从产业的规模发展来看,我国2017年有四家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进入了全球前十名。我国新能源客车这些年已经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充电桩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7年年底建设的公用充电桩数量已经超过70万个,可以使群众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方面体会到更大的方便。

  自从2017年11月17日正式对外宣布与知豆电动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多氟多与汽车产业彻底挂上了钩。

  从其业务历史来看,多氟多这三个字可谓“人如其名”。多氟多从氟化工业务起家,由六氟磷酸锂延伸至整个电池产业。而回顾该公司的成长之路,其业务由材料发展到电池,又从电池扩张到新能源汽车。总而言之,多氟多试图在背后打造一条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的、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的、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汽车整车制造为重点推动汽车工业跨越发展,这切合了焦作发展实际,志在转型升级的多氟多愿意打头阵、挑大梁,让新能源汽车梦变成现实。”该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如是说。

  多氟多是在氟、锂、硅三个元素的细分领域进行化学和能源研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氟化物及含氟电子化学品、锂电池、电动汽车三大领域。多年来,该公司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技术创新之路。

  从氟化工出发,向新能源进军。经过多年技术创新的积淀,多氟多逐步形成了“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技术”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多氟多通过收购河北红星汽车有限公司,逐步实现从前端电子级氢氟酸、六氟磷酸锂、动力锂电池及总成,到具备整车生产资质和制造能力,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阔步迈上新能源汽车梦的征程。

  李世江说:“多氟多将动力锂电池和互联网+高度融合,开发电池、电机、电控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奠定基础,逐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国梦,力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匹黑马。”

  多氟多正式公布了造车计划:今年年底将发布三款新能源汽车,包括面向私人市场的卡萨电动汽车、用于物流运输领域的面包车、针对城乡接合部使用的微型卡车。据李世江介绍,这三款车都将基于现有的车型进行电动化改造,各类车型在今年将实现1000辆小规模生产。另外,在技术路线上,多氟多选择将纯电动汽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未来重点发展电动乘用车市场。

  红星汽车曾开发了一套质量很高的车身模具,为红星小贵族(HX6300)。多氟多面向私人市场推出的卡萨电动汽车正是基于小贵族打造,采用两门、两座设计。目前,该车的性能参数、定价等都还未公布,但多氟多方面表示,要做出中高端品质的车,而价格方面应该会比同类的燃油汽车更便宜。

  打通全产业链的造车基因,从零部件供应到整车制造,多氟多如此大幅度的跨界举动引来了不少质疑,但是回望多氟多的发展历程,似乎又能看到这种转变的必然性。氟化工产业做大之后,该公司在2010年投资动力锂电池产业,成立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动力锂电池研发生产。此前打下的氟化工基础逐渐显现出优势,多氟多攻克了电池所需的正极材料、电解液(六氟磷酸锂)、隔膜等原材料的一系列研发生产技术。

  原材料问题一解决,多氟多动力锂电池无论是在供应、研发还是成本控制方面都更加得心应手,短短五年时间迅速取得突破。李世江说:“我们站在电池的角度去看材料,如果电池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就竭尽所能去研发,这是多氟多技术进步的一个基础。”

  同样,多氟多造车也将从整车的角度去看电池,根据车型需求来做电池的调整研发,不仅生产电池单体,还做电池的控制系统及其他相关核心部件。对于电动汽车整车而言,电池系统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控制的部分,多氟多的设计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动力锂电池性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动力锂电池的使用。掌握了这部分“心脏”,多氟多也就具备了造电动汽车的底气。

  据李世江介绍,多氟多的动力锂电池有一定特殊性,采用特殊的制袋叠片设计,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国内很难找到合适的BMS企业配套。于是,多氟多开始研发BMS,然后延伸到整车控制器、DCDC、充电机等。“我们做了很多集成的工作,未来多氟多会推出完整的一套电机系统,打开前机舱盖就像发动机一样,整个结合在一起。”李世江说。

  另外,多氟多与北京、上海、重庆、南京各地高校及科研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按照“一院四所”的发展规划,多氟多汽车研究院的技术业务将涵盖车身、底盘、电机、电池等技术领域。

  李世江始终强调,多氟多不是以零部件企业的身份在造车,而是和整车厂红星汽车一块造车。当一个核心零部件厂家和整车生产厂家能够在技术上、管理上有机地融合的时候,一定会创造出一些令人想不到的辉煌。

  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一直是多氟多的强项,从氟化工到六氟磷酸锂,再到动力锂电池,多氟多成为上述领域的领先者。然而进入汽车领域,除了把车造好,如何打开市场也是重要的问题。从原来生产材料市场转向民用消费者市场,多氟多一直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李世江说:“为了让消费者快速认识我们,同时解决目前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推广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里程短等问题,我们有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叫‘不租不售’。”

  “不租不售”模式在此前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从未有过类似案例,难道消费者不花钱就能开上多氟多的电动汽车?这模式让人耳目一新,但李世江很有信心地说:“该模式既能推广开来,又能实现盈利,这个商业模式目前鉴于我们和一些互联网公司、银行还有保险公司签有保密协议,暂时不能透露,但是这个商业模式在今年年底就会推出,值得期待。”

  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的同时,多氟多原有的动力锂电池业务也乘势快速发展。凭借突出的产业链、成本和品质优势,多氟多获得了众多客户认可,国内电动汽车产销排前的知豆品牌主要采用多氟多电池。另外,少林客车、东风襄旅等多家公司与多氟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李世江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政策配套最齐全、支持力度最大、党和国家最重视的产业。目前,中国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遍地都是,火车也基本实现了电动化,只有汽车的电动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基本上处在起步阶段,出于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考虑,未来我国政府还将不遗余力地推动汽车电动化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国家对外国石油的过度依赖。

  多氟多正是在这样一种汽车工业转折的历史拐点提出了新能源造车计划并付诸实施,将自身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产业链优势与红星汽车的整车制造能力进行最优组合,力争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初期占据先机,同时也为多氟多带来良好的经营业绩。

  “目前,焦作处于大好的发展时期,市委、市政府支持企业的力度非常大,企业发展有了非常好的基础。”李世江说,“焦作是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也是全省新能源汽车的推动者之一,还拥有锂电池及核心材料的关键技术,多氟多有能力把新能源汽车这个项目做好。”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