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 通讯员周萍)“小林,你快来瞧瞧!俺家的这几亩麦苗不知得了啥病?幼苗矮黄,不见长势。”近日,孟州市农林局植保站农技指导员林开创接到谷旦镇北那村村民李爱莲的电话,得知李家种的小麦生了病。
“你先别急,我马上就向李钦波站长汇报,和他一起过去实地看看。”林开创说。半个小时后,李钦波和林开创驱车来到李爱莲家的麦田。李钦波拔出几株病苗,与林开创仔细看了看,对李爱莲说:“小麦得了胞囊线虫病,属于土传病害,主要侵染小麦根系,进而抑制地上部分生长,所以出现了矮化、叶黄苗弱现象。”
“那咋治呀!”李爱莲焦急地问。
“对当前发病较轻的田块,可每亩用5%神农丹2公斤或10%灭线磷颗粒剂3公斤拌细土20~30公斤,顺垄沟撒施,施后及时浇水。但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隔年轮作,今年收获后改种别的农作物。”李钦波说,随着气温回升,小麦春季管理已进入关键时期,一刻都不能放松。
这是孟州市紧抓麦田管理不放松的一个缩影。连日来,孟州市“早”字当头,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利用农情短信平台、广播电视、发放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全面宣传春季小麦管理的技术要点,积极营造氛围,迅速动员群众掀起春管高潮。为做好该项工作,该市组成11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对该市小麦苗情、病虫草情和墒情开展调查,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意见,确保因地制宜进行技术指导。据调查,该市目前麦田土壤墒情良好,与冬前相比小麦苗情略有好转,未发现冻害和死蘖死苗现象。今年,促弱转壮是该市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
此外,该市还根据目前病虫草害发生的基数,结合品种布局,气象趋势预报及近年来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布了《孟州市2018年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发生趋势预报》。今年年初以来,该市共印发宣传资料8万余份,培训群众2万人次;该市38万亩小麦已浇水18万亩,病虫草害防治2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