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是否到位,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是否为群众生活及办事带来便利。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放管服”改革为动力,围绕“互联网+”工程创新实践政务服务,着力推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建设功能齐全、使用便捷、服务高效、职工满意的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数据网上行,群众少跑腿”,力争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
信息化建设夯实电子政务互联互通基础
打造数字公积金。该中心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早在2014年就开始启动数字化公积金项目建设,研发了包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操作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网上服务大厅以及外联交互平台、审计稽核等子系统。系统具有身份证自动识别读取数据、指纹授权、全流程管理、实时结算、自动对账记账等功能,使内部控制更加精准规范。自2017年年底开始,该中心又开启新一轮系统升级工程,使公积金信息化系统功能更强大、更具兼容性、更加安全高效。目前,该中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方位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平台已与全市电子政务平台成功对接,且办件量居全市前列。
打造专业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为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该中心先后公开招聘2名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1名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在各科室管理部安排信息专管员,定期对20多名信息专管员进行技术培训及考核。2016年,该中心这支高素质、专业性的信息研发团队被共青团焦作市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在与电子政府平台建设和对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准化线上审批实现服务和管理双提升
为了简政放权,该中心全面梳理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精简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即办事项由15项增加到23项,18项审批事项全部压缩2个工作日以上,删除不必要的证明材料21件。同时,该中心将梳理出来的审批事项分类登记,分别编制部门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办理流程和业务指导书,对内对外按照统一标准、保持一个声音,堵塞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漏洞,实现了找不找领导一个样、找不找熟人一个样。
该中心将所有优化后的审批服务事项在业务管理系统中设置审批流程,各环节的职责、权限、操作步骤和核准要件固化在系统的操作流程上,所有业务办理都按照系统流程进行,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全部实现线上审批。同时,该中心在系统上添加400多道红线,实现计算机对业务审批的系统控制,不仅杜绝人为因素,使差错率和风险度降低到零,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为例,原本需要50分钟办理的贷款业务,在新系统上办理平均需要17分钟,中心业务技术能手通过操作该系统,最快仅需4分钟。此外,该中心业务系统还与市电子监察系统联网,市电子监察系统可对该中心所有审批业务进行实时监测。
权力下放、数据共享,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
近年来,该中心通过编辑实施公积金管理六部法、六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举拿下五项国家级荣誉,树立了行业标杆,赢得了群众口碑。
为了在服务和管理上求得更大突破,该中心借助我市新建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工作的契机,持续下放权力,努力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或不跑腿。该中心领导带领业务骨干专程前往浙江省衢州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度学习信息化技术以及敢为人先、自我革命的改革理念。
在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应用中,该中心开通了12329服务热线、微信、支付宝查询、网上服务大厅、手机APP和自助服务终端等服务渠道,努力通过“互联网+”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该中心住房公积金网上服务大厅可为缴存职工、缴存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业务办理、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缴存单位经办人只需在单位电脑登录住房公积金网上服务大厅,就可以办理住房公积金的多项对公业务。签约房产开发商经办人员和管理人员上网就能够查询住房公积金信息以及办理相关业务,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目前,该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厅”“无声叫号”等人性化、信息化的便民服务已经上线运行。
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关键的核心问题是加快信息融合和数据共享。为了实现数据共享,该中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建立外联信息平台,与房地产交易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社保系统、个人身份核查系统等联网,建设数据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提高了公积金业务的办理效率。目前,该中心已实现与不动产中心、房管中心、人社局和相关受托银行的数据联网。在不久的将来,该中心的个人网上缴存、单位缴款网上托收、支取实时到账等功能将得以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