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从清博大数据传来喜讯,上周河南18地市党媒微信公众号排名公布,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跃居排行榜第一名。其中,微信单条阅读前5篇中,本报有2篇上榜;微信单条阅读前100篇中,本报有18篇上榜。
上周,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也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调研四周年,可谓重大报道题材多。三一五消费者权益日如期到来,消费投诉成人们热议话题;供暖停止,市民满意度如何;春暖花开,群众愿意到何处出游。本报微信公众号紧紧抓住这些报道题材,适时推出多组重大政务报道、经济类报道和贴近民生的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围观和点赞。
在报道重大政务新闻时,本报微信公众号紧盯上级媒体不放松,在报道内容上做到高度统一不走样。在报道全国两会时,本报新媒体中心配备精兵强将,24小时坚守岗位,不仅做到报道及时准确,还在新媒体页面设计上力求创新。尤其在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调研四周年时,文字、图片、视频样样精彩。
在报道经济类新闻时,本报微信公众号抓住三一五全国消费者权益日这一契机,推出了一系列投票类活动,引起消费者广泛关注。3月12日,推送的《焦作市金融机构大PK!“人气王”花落谁家?您说了算》取得了微信单条阅读第二名的好成绩。3月13日,推出《“焦作市民最认可的保险公司”评选开始啦!动动手指,投票参与》吸引了近万人参与。此外,本报微信公众号开辟了消费维权专栏,推送了《速看!三一五来了,焦作这些消费陷阱终于曝光了!第一个就触目惊心……》等报道,广大消费者参与了互动。
网友@沙漠灯塔说:“办卡的店跑的还是少数,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网友@qinxian说:“孟州市亲亲宝贝儿童摄影也跑路了,照片也没取,宝宝的童年回忆怎么办?”
在报道民生新闻时,本报微信公众号紧贴百姓需求,时刻关注百姓冷暖。供暖季刚结束,就推出了《围观!你对刚过去的供暖季满意吗?快说出来你的想法》评选;为满足广大市民旅游的需求,推送了《踏青赏花世界,一起去看焦作最美樱花》《清明小长假期间火车票全面开售,转给有需要的人》等接地气、有温度、冒热气的报道。
经过精心打造,目前,本报微信公众号已成为市民获取本地资讯的重要渠道。本报新媒体中心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党媒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