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从去年9月份开始,集中对4个项目10家企业9737亩土地、总金额1168万元的土地流转费开始清缴,短短一个月时间土地流转费全部结清,1.4万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靳淘气家庭的变化,还是五里源乡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都源于我市去年开展的“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主题活动。该活动开展以来,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共抽调干部4800多人,成立工作队1188支,全部进村入户。广大党员干部从城市到乡间,从案头到地头,从办公室到百姓家,深入基层察实情、问民生、谋发展,中央精神和扶贫政策在基层得到了落实,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了化解,脱贫增收项目落实到了基层,市委的决策和干部的作风也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认可。
俗话说:树木接地气,则枝壮叶茂;花草接地气,则葱翠欲滴;人接地气,则身强体健。干部只有接了地气,群众才会少些怨气。
“机关干部要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现情况在一线掌握、政策在一线宣讲、党建在一线提升、稳定在一线巩固、成效在一线体现,真正让干部沉下去、政策送下去,把情况摸上来、工作搞上去,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提升能力、推动工作。”在去年9月初全市“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动员会上,市委书记王小平的话掷地有声、情真意切。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切实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按照市委的部署,去年秋冬,我市各级各单位积极行动,各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纷纷带队到所包村驻村帮扶,一场“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如同一缕缕沁人心脾的桂花清香,吹遍怀川大地。
修武县组织开展了近3年赴县以上的访情排查,对747名刑满释放人员、重症精神病人等,逐人逐案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对涉军群体、乡镇分流人员等相对活跃的重点人员,建立了县、乡、村和派出所稳控化解专班,逐一落实稳控措施,限期挂号解决。
市人社局驻修武县五里源乡南庄村工作队,紧紧围绕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提高脱贫攻坚精准度、认同度和满意度的目标,争取资金260万元,建成27个蔬菜大棚,解决了40余人就业,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利用第一书记资金25万元,为村集体建设150平方米的冷库,每年可为村里增收5万元;与沃菲公司合作,成立光伏发电农业合作社,争取资金324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每年为贫困户和村集体增收8万元。
博爱县许良镇江陵堡村人均耕地少,煤场被取缔后,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国家统计局焦作调查队驻该村工作队借助博爱县在村北建设煤炭物流园区的契机,积极协调,引导原有煤炭经营户进场经营,安置群众到物流园区就业。目前,该村依托物流园区从事生产经营的有200多人、大货车20多辆,在园区务工的人员月平均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为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工作队千方百计引进项目,经许良镇党委、政府大力协调,由三峡益众公司投资3500万元建设的加油、加气、充电“三站一体”综合服务区落地经营,不仅为村民争取到了合理的土地租金,还争取了土地复耕费。现在,又一家企业建设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也在该村成功落地。
沁阳市太行街道在辖区26家爱心企业中开展“多企帮一户、一企帮一人”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并充分利用辖区电商产业、牡丹产业、田园综合体产业等优势,在东义合村打造“爱心超市”,在东沁阳村打造“孝义扶贫车间”。截至目前,该街道辖区18户贫困户已实现22人在企业(车间)就业,为贫困家庭捐赠资金9.2万元,各村设立公益岗位5个,基本实现了每户贫困户有一人就业,每个家庭都有固定收入。
孟州市槐树乡在活动中坚持做到贫困户家庭、离职村干部、70岁以上老党员、留守儿童家庭、特殊困难家庭、复退军人、矛盾纠纷家庭“七必访”,问致富门路、问意见建议、问帮扶措施、问家庭和睦“四必问”,共召开座谈会60余场,入户走访4799户,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38起,帮助群众办实事209件。
武陟县小董乡将辖区划分为3个片区,分别在乔庄村、贾村、南王村设立农村基层党校,不定期邀请市委党校和县委党校教师、明星村党支部书记、农业技术专家,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十九大召开之后,乡里采取“听课+交流心得+考试”的方式,把全乡1640名党员分片区轮训一遍,推动十九大精神在最基层落地生根。
山阳区艺新街道创新打造社会组织党建阵地建设,成立了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探索开展党建工作联抓、社会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的“六联”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有效排解大量民忧,实现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的大目标。尤其是街道结合辖区高龄人口多的现象,精准发力,与安泰养老服务中心签约,实现社区嵌入式托老、12349信息化平台、居家养老服务相融合,使街道养老服务迈入专业化、智能化、品质化发展的新阶段。
半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累计走访群众110多万人次,排查解决矛盾纠纷1.3万件,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在推进活动过程中,开动脑筋想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丰富了活动形式,扩大了活动效果。温县、武陟县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金融服务、信用评价、产业支撑“四大体系”,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贷款难题。
活动期间,全市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各县(市)区、市直单位一把手共撰写调研报告146篇,真正实现了“干部沉下去、政策送下去,情况摸上来、工作搞上去”。干部接了地气、沾了土气,老百姓的满意度自然就高了起来。十九大召开前,示范区阳庙镇马庄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悬挂了国旗,表达对十九大召开的期盼之情,也充分体现了融洽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唯担当者成、唯创新者胜、唯实干者强。干部接了地气,走进了群众的家里心里,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说话办事才能更有底气,群众才会少些怨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才会赢得群众的支持配合。如此,干群一条心,黄土也能变成金,“四个焦作”建设,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定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