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焦煤视窗丨焦作气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煤集团全力提高非煤产业发展水平
赵固一矿 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
演马庄矿 加强春季安全生产工作
图片新闻
赵固二矿 严把“三关”保安全
2018年“3·23”世界气象日:“智慧气象”
世界气象日,你知道多少?
近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智慧气象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3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年“3·23”世界气象日:“智慧气象”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讲解员为小学生讲解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
  气象灾害应急演练现场。
  气象灾害预警与信息发布中心。
  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制作平台。
  人影作业现场。
 
   

  天气、气候和水对公众的福祉、健康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热带气旋、强降雨、热浪、干旱、冬季风暴和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有所增加,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威胁。世界气象组织(WMO)将2018年“3·2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确定为“Weather ready, Climate smart”(“智慧气象”),旨在希望大家能早日实现“天气常备”(Weather ready)、“气候智慧”(Climate smart)和“水智慧”(Water wise),为推进可持续发展、减少灾害风险、适应气候变化增添动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进焦作气象事业发展

  近年来,市气象部门围绕我市发展大局,不断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综合气象观测、预警预报准确率等能力建设,为焦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成绩。近日,本报特邀市气象局副局长孙仲毅,就如何开展“智慧气象”,作好气象服务保障,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等工作向广大市民进行详细介绍。

  记者:什么是“智慧气象”?

  孙仲毅:“智慧气象”的含义很广,现在比较全面的一种定义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全过程都充满智慧。

  记者:为什么要发展“智慧气象”?

  孙仲毅:这是由新时代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决定的。从需求上讲,发展“智慧气象”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气象强国的需要。从技术发展上讲,我们有了先进的高精度的大气数值预报模式,再加上现代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支撑。

  记者:“智慧气象”有哪些特征?

  孙仲毅:“智慧气象”的特征是在气象服务上要实现预报精确、及时、便捷、高效、贴心。比如,你到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地找到最近的气象预报信息。近年来,我们在全市共建成99块气象电子显示屏、952台气象预警大喇叭、63个乡镇(街道)气象信息服务站、51个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发展了2018名气象信息员,全市乡镇(街道)气象电子显示屏和气象信息服务站实现了全覆盖。以后,要针对用户特点、行业属性,为相应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产品。比如,你是农民,会给你的手机及时推送服务种植、避灾的气象信息;你是一名司机,会及时给你推送行车所需的交通气象信息;你是什么性格的人,会及时给你提供适合你所需求的信息,像防晒指数、穿衣指数等;你是一名游客,会及时给你提供景区的气象信息。总之,“智慧气象”就是服务你所想所需,将气象服务做得更加贴心。

  记者:我市“智慧气象”发展现状如何?

  孙仲毅:从气象监测层面来说,我市已建成7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10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9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配备了7套能见度自动观测传感器、1套紫外线观测仪、1个闪电定位仪和1部车载式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网络一直在不断完善。从预警预报层面来讲,目前,全市晴雨预报准确率为90.2%,但是,短时临近强对流天气预报还存在短板。从气象防灾减灾层面上说,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已基本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预警信息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但对照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仍需提升。

  记者:针对焦作实际,如何发展“智慧气象”?

  孙仲毅:市气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智慧气象”建设。“智慧气象”建设的步骤是:第一,先在观测上做到全自动化无人观测;第二,对观测、预报、服务信息做到大数据、云计算;第三,建设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的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将气象服务产品提供给社会;第四,满足群众所想所需。目前,市气象局正在推进市级“气象+”大数据平台建设,旨在建设互联、统一、开放的共享数据环境。 本报记者

  (本栏图片均由市气象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