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丰舒潍)为了以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迎接八方游客,全国首例“景点式”收费站——郑云高速公路云台山站在服务工作方面再度升级:3月23日上午,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在郑云高速公路云台山收费站举行服务全能型示范站创建现场观摩会,全面了解云台山站与云台山景区深度融合,打造服务全能型“景点式”收费站的创建模式。
云台山收费站距离云台山景区只有2公里,位于郑云高速公路K62+52m处,于2016年11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共设5上7下12个车道,其中包括3个ETC车道,1个ETC、MTC混合车道,为该景区每年数百万的自驾游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
何为服务全能型“景点式”收费站?
记者看到,云台山收费站内的立柱、下站口、收费亭、安全岛等位置巧妙植入云台元素,围墙栅栏、功能房、办公大楼经过整体设计美化,既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又不乏高大上的科技元素。有关数据统计,去年五一长假免征通行费期间,该收费站上下车道车流量最高达到5万辆。该收费站在全省率先引入的ETC、MTC混合车道技术,在高峰时期“混合车道”直接将5个下道变成了7个下道,每个车道每小时可以多放行120多辆车,无论是使用MTC人工收费还是ETC不停车收费,司乘人员都可无障碍通行。只需在支付宝APP中进行简单设置,司乘人员即可实现无现金、无等待、无主动支付动作的便捷通行,无须切换系统、无须倒车,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
云台山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达500多万人次,其中自驾游游客占到70%,外国游客达30多万人次,且旅游高峰期比较集中、明显。为适应车主差异化需求,云台山收费站开通了APP车道定制服务,通过微信订阅号,利用媒体和网络向社会公布联系方式,利用标牌、标线和彩色路面指引,将预约车辆导引进入专用车道,享受贵宾车队整体通过、救护救援优先通行、景区旅游服务顺接等便捷服务。该收费站还利用手机APP和多功能翻译机两种方式,提供20多个语种的贴心服务。其他还有一分钟快速换胎、全自动绿色通道验货等措施,让司乘人员在景区感受到国家惠民政策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与此同时,该收费站与景区进一步加大“软件服务”力度,将景区服务前移两公里,在云台山站设立“爱心服务小屋”,为游客提供包括修车工具、电瓶线、千斤顶、充气泵、急救箱、充电宝、地图、雨伞、水桶、热水、ETC充值、无线网络12项便民服务,以及旅游咨询服务、线路指引服务、失物招领服务等延伸服务为核心的全能服务体系,实现了高速服务与旅游服务的无缝衔接。目前,每一位从“景点式”收费站经过的游客,都可以听到“云台山欢迎您”“云台山祝您一路顺风”等温馨用语。
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桃花峪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桃花峪分公司将在云台山收费站集中优势资源,精心打造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涵,延展服务区间,全力服务云台山景区游客。下一步,该收费站将与景区进一步加强高峰时段车流统计与预警合作,实现景区与高速公路收费站内外联动、科学调度;加强高速公路与旅游智慧化便捷服务合作,打通高速ETC收费系统与景区停车场收费系统,实现“下了高速公路游景区”无缝对接;加强双方服务对标提升,打造高速系统与旅游景区联合服务、深度融合的标杆。
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及其分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观摩会。大家表示,此次召开的服务全能型示范站创建现场观摩会使参会人员耳目一新、受益很大,能够有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河南交通投资集团运营管理水平和运营品牌建设进入新阶段、踏上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