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记者站在市迎宾路大沙河桥上向西望去,但见彩旗飘飘,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一派忙碌施工景象。
大沙河是我市的“母亲河”,也是我市的生态轴和景观带。近年来,我市对大沙河进行综合治理,大沙河城区段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河道行洪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灌溉和补源功效得到充分发挥,焦作城区地下水位明显回升。
沿着河堤而下,记者见到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现场负责人王叶。他告诉记者,正在施工的是这一标段的滚水堰工程,在一期橡胶坝工程两侧各修建40米宽的溢流区,以扩大现有水面,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
“3月15日,我市结束冬季‘封土行动’后,工程才开始重新启动。”王叶说,“为保障工程进度,负责施工的江苏水建公司投入大量工程机械和施工人员,并制订详细的施工计划,倒排工期,严格保障工程质量。”
现场负责测量的技术员李昊等三人扛着测量仪器跑来跑去。“这个坑长380米、宽40米,坑底还要按照施工要求形成五级台阶,每级高差约80厘米,这就要求我们时刻观察挖掘的进度和精度。”李昊说。
上周的一场春雨也给现场施工带来不小的麻烦,记者看到车辆所到之处都是泥泞不堪。王叶说,因为下雨还停工两天,车辆进不了场。河道水位较低,正施工就有水从地下渗出,他们就想办法,打了10多眼井汇聚地下水,不断抽水,降低水位,保障施工。
记者跟随工程管理人员薛建军沿大沙河南岸一路向西,到其他三个标段查看了施工情况。薛建军说,这些标段目前都处在开挖土石方、做基础阶段,只要天气晴好,施工单位就能确保施工进度。
记者从市水利部门了解到,大沙河生态治理及水源提升工程估算总投资110亿元,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一河三渠三库”。为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开工建设,我市制订出3年行动方案,列出每年要完成的具体项目,分步实施。
目前,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各项工作进展有条不紊,已批复过的工程在争分夺秒施工,没有批复的项目正加紧办理前期手续、准备工作。大沙河35公里生态治理工程规划提升及可研报告编制已完成,城区核心段10公里生态治理可研报告已获市发展改革委批复,具备施工招标条件;3座水库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已完成,其中龙寺、圆融水库可研报告已获市发展改革委批复。
我们相信,大沙河生态治理及水源提升工程建成后,必定成为我市旅游观光带、生态景观带、市民休闲娱乐带、城市经济增长带,进一步提升市民幸福指数。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