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学生减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我可以在医院献血吗?
路面塌陷出行不便 紧急抢修道路通畅
不要误解离婚“考试”
关于遗嘱那些事
失 手  顾培利 作
让工匠有面子更有票子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3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减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付凯明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顾培利 作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小学生减负”成为热门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教育部部长在记者会上也表示要从学校、校外、考试、老师教学、家长社会五个方面“减负”。

  近段时间,“减负”这个话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记者也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上补习班成不少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3月24日,位于解放路的远大财富大厦内迎来了不少中小学生。记者粗略数了下,这栋大厦内聚集的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不下10家。记者以家长身份走进一家培训机构咨询得知,周末来该机构补习的约有100名中小学生,主要是小学六年级、初二、初三和高中的学生。

  “有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在我们这里上课。”这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知记者,“我们的课程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一个老师对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大概在几个人到二三十人不等;一种是一对一专业授课,两种收费标准也不同。”

  据记者了解,我市校外培训市场上,一对一授课的收费最高已经达到一小时300元。针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小升初”培训,一年也要近万元,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无证办学超纲教学现象存在

  记者在解放路、和平街、团结街等路段和部分小区发现,中小学课程辅导、小班辅导、中小学一对一、一对一全科辅导、阅读与作文辅导的招牌不少,这些招牌很多是挂在民宅的门上或贴在窗户上,至于有没有合规证件记者无从得知。

  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坦言,校外培训机构和补习班的确有无证办学的现象存在,对于校外培训机构,除了根据投诉进行检查外,教育部门也会不定期进行检查,对于无证或存在违规办学行为的培训机构,教育部门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如果整改仍不过关则会责令其停办并贴上封条。同时,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学生减负其实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关心,共同努力,真正把孩子的负担减下来。

  此外,“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现象在一些校外培训中都有存在,如有的培训机构会提前教六年级学生初一的知识。

  家长担忧不补怕影响孩子的成绩

  “我给两个孩子同时报了一个外语加强班,一年的学费共1万多元,再加上写字班、奥数班的费用,全部下来的话一年最少要3万元。”一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家长中,他们全都给孩子报了各类补习班。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儿子班上很多孩子进入初中后都在外面补课,她的儿子本来是不打算补的,但一看到班上的同学都在补课就有点着急了。其实补课后,儿子的成绩提升也不是很明显,但她不敢拒绝孩子的补课要求,怕影响到他的成绩。

  在解放路一家培训机构门前,记者见到了一位送孩子上课的家长。这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现在读六年级,从四年级开始每周六过来上数学课。“从我们家开车到这里需要20多分钟,一待就是一下午,但为了孩子的学习也是迫不得已。”这位家长对记者说。

  网友热议

  网友【归途】说:“教育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没有办理证照的培训机构,符合相关办学条件的要给予整改时间,对于不符合相关办学条件的该取缔的就要取缔。”

  网友【大自然】说:“学校要引导学生在学校里认真学习,能在校内解决的问题就在校内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寻求校外培训机构,尽量给孩子自由空间,不要增加太多压力。”

  网友【空格键】说:“我家两个孩子总共报了6个辅导班,我每天下班都要陪着他们去上各种辅导班,有时候自己觉得很累,也很心疼孩子,但是别的孩子都在学,不补没办法啊!”

  网友【平凡的心】说:“我觉得还是要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学生减负不是一两天或者某个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关心。”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