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办理遗嘱的老人越来越多,99.93%的老人选择防儿媳、女婿条款,33.41%的老人立遗嘱时瞒着子女……近日,中华遗嘱库向社会发布了《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所保管的8万余份遗嘱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办理遗嘱老人的家庭、财产、心理、行为等。《白皮书》显示,从有立遗嘱的想法,到真正采取行动,大部分老人至少间隔5年以上,有21.2%的老人间隔10年以上。当问及立遗嘱行动迟缓的原因,部分老人表示,害怕立遗嘱引起矛盾纠纷,晚年不得安宁。对于老人立遗嘱时遇到的尴尬,您怎么看?
【观点1+1】
@心雨zyh:办理遗嘱要谨慎,三思后行少矛盾;子女应当多体谅,孝敬老人才是真。
@刚柔v:遗嘱是老人最后的心愿。作为子女,对老人最后的心愿更应该理解、尊重,做到不干涉、不纷争,让老人安心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这也是孝敬老人的最好方式。
@工程师-作家-湖南大学讲师张闻骥:老人最好在意识清醒时立遗嘱,其子女应该全部到场,并在遗嘱上签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不知潇湘在何处:立遗嘱是老人的权利,至于立遗嘱的形式和内容,完全由老人自己决定,任何人不得干预、阻挠。老人如果担心立遗嘱后会引起家庭矛盾,可以秘密立遗嘱。
@晓平王:立遗嘱是件大事,牵涉家庭、感情、财产、法律等方面问题,立遗嘱时既要明确财产归属,更要避免引起家庭矛盾。
@秋泉12:尊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无论老人处于什么样的思考角度立遗嘱,儿女都应该理解、尊重。人心都是肉长的,夫妻二人如果都将对方父母视为自己的亲爹亲娘,用心孝顺,相信老人也不会小心谨慎,像防贼一样防他们!
@南蛮小王爷125:老人立遗嘱本意是图个清净、减少纠纷,但若子女不理解、不支持,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老人在立遗嘱时应该与子女充分交流沟通,多听取他们的想法,而子女也要理解老人的意愿,尊重老人的决定,毕竟立遗嘱是老人的权利和自由。
@常睿平:立遗嘱是个人的自由,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老人往往在有顾虑的时候才会立遗嘱,之所以瞒着子女就是想减少矛盾,如果考虑不周全会使家庭成员之间产生感情隔阂,老人的晚年生活也不得安宁。
@春州芳甸:如果家庭和睦、夫妻恩爱,老人何必防着“外人”呢?老人立遗嘱是想让子女生活更幸福。夫妻双方善待老人,才是让父母放下思想包袱的关键。
@益昌人:希望儿女不要总盯着老人的财产,也希望老人不必为财产分配而过度担忧,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全家人和谐相处才是最好的生活。我认为,家庭成员不为财产问题而纠结既是老人之福,也是儿女之福。
【下期话题】
朋友圈的“砍价潮”
近日,不少网友发现自己的朋友圈迎来了“砍价潮”。从几千元的手机到价格万元的相机,甚至十几万元的汽车,商家声称“只要邀请朋友在链接页面帮忙砍价至0元,即可免费获得该产品”。对此,海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特别提醒,经调查发现,这是新骗局,很多砍价成功的微友不但没有收到奖品,反而泄露了个人信息,甚至还有人被骗了钱。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