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农历正月十六,在人们的留恋不舍中,为期16天的苏家作乡首届民俗文化节,在司家寨村的民间庙会完美落幕了。据不完全统计,民俗文化节期间,十几项濒临失传的“绝活儿”被艺人发掘出来,一些沉寂民间的乡土文化能人走到公众面前,苏家作乡打造了民俗文化精品,共举办演出40多场,近6000余人参加了表演,近8万名群众观看了演出。
这仅仅是该乡深挖民俗文化促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文化驱动,乡村振兴。该乡的大手笔运作从去年就悄然展开。
让民俗文化火起来
提起苏家作乡,人们自然会想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家作龙凤灯舞、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寨卜昌古建筑群,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片”外,这里其实还有怀庆皮黄等乡土文艺和传统技艺,如散落在大地上的明珠,璀璨夺目。
如何让民俗文化火起来?
该乡今年春节决定举办一场融民俗展演、民俗制品展、特色小吃节为一体的文化盛宴,让民俗文化贴近百姓,让百姓爱上民俗文化。
热闹的龙凤灯舞、奔放的民间舞蹈、漂亮的剪纸作品、鲜香的地方小吃……农历正月初一,由该乡主办,苏家作村承办的苏家作乡首届民俗文化节在万众期待中拉开了帷幕,近千人参加开幕式表演,省内外媒体竞相报道。
举办本届民俗文化节,就是为了向群众献上高质量文化盛宴。为此,该乡精心挑选了202个文艺节目、35个民俗制品、23个民间特色小吃参加民俗文化节。怀庆皮黄、文狮舞和众多群众精心创作的优秀节目入选民俗文化节,把节日的喜庆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本届民俗文化节让群众找回了记忆中过年的感觉和味道,打造了文化惠民、乐民的新平台,为苏家作乡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保护寨卜昌古建筑
今年春节刚过,该乡就邀请省古建筑专家到寨卜昌村对文物修复工程进行指导。河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杨焕成一行深入寨卜昌村实地调研,对文物修缮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杨焕成曾经担任省文物局局长,现任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是古建筑文物修复评审的资深专家。
寨卜昌村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文物资源,现存有大量豪华宅院,很多建筑宏伟壮观,木刻、石雕、彩绘等工艺独特,极具文化价值,寨卜昌古建筑群入选了全国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3月初,杨焕成一行在该村文物维修现场,实地查看文物修复工程有关情况,并提出了古建筑维修保护意见。在维修现场,杨焕成和示范区文物部门、该乡干部、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对维修工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指导。杨焕成提出了“修旧如旧”“最少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维修原则,希望相关人员科学规划、精细施工,确保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寨卜昌古建筑维修完成后仍然保持独特风格和历史风貌。
目前,市文物局总投资1240万元的寨卜昌古建筑群修缮项目正在科学、有序推进;市文物局总投资582万元的寨卜昌古建筑群消防安全工程项目正在招标。
规划引领建家乡
文化驱动,乡村振兴。该乡规划引领、发挥优势、科学布局,在完成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聘请河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编制全域农业公园发展规划,拟占地5000亩的龙凤田园项目已完成规划,寨卜昌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规划正在编制。在这个规划中,龙凤产业小镇、全域农业公园成为“重头戏”。
该乡在推进相关项目过程中立足规模化发展,注重品牌化建设,努力发展电子商务,全力推进农业旅游项目发展。在加快全域农业公园建设过程中,该乡强化焦作市怀川种业公园(科普示范基地)、老农民合作社休闲公园、光合植物园、龙凤田园建设,努力发展集科普、采摘、休闲、健康于一体的农业旅游项目。同时,该乡按照“先生态、后生产”原则,大力建设苗木花卉基地,加大整村绿化、街道硬化、路灯亮化等工作力度,重点推进绿色廊道建设,借助廊道绿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
目前,该乡正在打造司家寨村月季花海小村,推进寨卜昌村文物修缮、消防安全项目实施,紧盯国家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审批,以龙凤灯舞为基础建成龙凤灯展厅,全力推进古城墙和龙凤产业小镇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