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网友发现自己的朋友圈迎来了“砍价潮”。从几千元的手机到价格万元的相机,甚至十几万元的汽车,商家声称“只要邀请朋友在链接页面帮忙砍价至0元,即可免费获得该产品”。对此,海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特别提醒,经调查发现,这是新骗局,很多砍价成功的微友不但没有收到奖品,反而泄露了个人信息,甚至还有人被骗了钱。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胜平王大头:不论做什么,都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所谓的“砍价”“团购”只是商家的营销手段,相信大家心知肚明。虽然有人得到了小实惠,但是相对庞大的参与群体来说,真正得实惠者少之又少。而偌大的网络世界里却存在着不法分子的不轨企图,希望大家谨慎再谨慎。
@zjtlove:被石头绊倒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同一块石头不断绊倒。类似“帮砍价”“免费领”等网络营销活动,是宣传还是诈骗,于我们而言真假难辨,应保持“怀疑精神”,在无法弄清活动实情前不贸然参与。虽然错失一些机会,但至少不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江苏日月江南:帮忙砍价至0元,即可免费获得该产品,商家能够做这样的亏本买卖吗?面对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还是多一些理智和理性,多一些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河北白帆:以砍价为诱饵,吸引关注,只不过是商家为了提高自身知名度的一种营销模式,对于各类来源不明的砍价活动,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小心甄别,切莫既没有得到实惠,又泄露了自己的信息,那就得不偿失了。
@雨中漫步2A:在朋友圈帮朋友砍价可以,但决不要在不信任的网站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造成个人信息外泄。
@王副教授先生:面对朋友圈的“砍价潮”,作为消费者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参与此类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举办主体,如果无法确认该活动的真实性,则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以防上当受骗。
@kellykeron:从来不相信这样的“馅饼”,它的背后其实是个陷阱,为了零头利益,丢失个人信息,更可能会牵连朋友,绝对得不偿失。所以,必须要对这样的“砍价”大声说“不”。
@王者微小:首先,公民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贪小便宜才能不吃大亏。其次,网络平台要加强监管,不让骗子有可乘之机。最后,希望执法部门要严厉打击此类骗局,让违法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提恩畅:随着科技的进步,骗子的骗术花样翻新。面对信息时代,人们防骗意识要与时俱进,增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下期话题】
知识焦虑
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每天会接收到大量信息。面对过载的信息,有的人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用,并因此产生紧张或焦虑的情绪。近日,一项调查显示,73.2%的受访者自称有知识焦虑。61.2%的受访者认为知识焦虑是因为工作学习中要用到的知识多,自己储备不够造成的。86%的受访者平时会主动“充电”学知识。为更好地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61.5%的受访者建议制订好学习计划,避免半途而废,52.7%的受访者建议明确学习目标,不要贪多。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