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邓帆)去年年初以来,我市积极调动各种调解资源和力量,强化整合联动、高效运转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规范化建强四级矛盾调解平台。我市进一步完善“三调对接、四级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矛盾调解平台建设,县、乡、村三级矛盾调解平台全部达到“五统一”硬件标准,县、乡两级矛盾调解平台全部开通焦作市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信息系统、“一键通”专家咨询系统和视频联网接访系统,促进了矛盾纠纷科学高效分流调度,确保工作全程“留痕”。
全方位摸底排查矛盾纠纷。结合“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我市组织5590名干部分包到村(社区)加大对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特别是婚姻、家庭、邻里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做到矛盾纠纷排查“横到边、纵到底,全方位、无死角”。扎实开展预防“民转刑”命案攻坚战,加大对可能采取极端行为人员的摸底排查力度,逐一登记造册,逐一落实见面、化解、稳控,消除危险因素。开展“综治干部大走访、入户连心保平安”活动,重点排查化解群众身边的“小矛盾”“小纠纷”“小隐患”。2017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命案。
多渠道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我市联合下发《关于成立焦作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通知》,在全市村(社区)、乡镇(街道)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分别按照1名、2名、3名的标准,配备了专职调解员;规范完善了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劳资争议、土地纠纷等11个专业性调解组织。在全市200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大型商场、专业市场新建了8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市侨联成立了全省首家涉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开展“迎接党的十九大、化解纠纷促稳定”专项活动,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9505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5.7%,切实把一大批矛盾纠纷排查在“早”、化解在“小”,极大地缓解了基层信访压力。
创新性推动部门职能作用发挥。我市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纳入全市综治和平安建设“七大工程”,21个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推出“七个一”工作机制,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快车道”。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活动,确保责任到人、包案化解;市公安局依托“一村一警”,推进村(社区)警务室与村(社区)综治中心、矛盾调解工作室有效衔接,及时化解民间纠纷。民政、国土、人社、环保等部门分别设立了行政调解室,主动与市、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对接,互联互动调处本部门本系统的矛盾纠纷。焦作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七个一”工作机制在全国法院交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