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记者从昨日下午召开的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强力实施职教攻坚工程,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水平,职业教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先后两次受到省政府表彰,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地位作用日益凸显。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明确实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提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目前,我市拥有5所高等职业院校、22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2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2所、省级特色中职学校6所;六县(市)全部创建为省职业教育强县,在全省首批实现了职业教育强县全覆盖,职业教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居于“第一方阵”。
院校布局趋于合理。按照“统筹规划、扩大规模、培育特色、同类合并、建设园区”的基本原则,我市将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由原来的29所调整为现在的22所,其中城区由原来的16所调整为现在的10所,有3所为5000人左右规模的职业学校。6个县(市)根据各自情况也顺利实施了资源整合,办学规模得到巩固,每个县(市)至少都有一所职业学校。经过调整,我市职业学校布局更趋合理,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在校学生达3.5万人,中职在校学生达5.2万人。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规划建设的市职业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565亩,投资6.67亿元,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市职业技术学校顺利搬入。8所中职学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2所县级中职学校从乡村迁至县城,实现了全市所有中职学校在县城或市区办学。目前,我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已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目前,我市已建成2个示范性技工教育集团、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项目落户焦作,这是全省职业教育方面奖补金额最高的项目。我市职业学校在学生技能大赛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对口升学率位居全省前列。自2010年以来,我市在省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149个、二等奖228个、三等奖198个,成绩稳居全省前三名;在国家技能大赛中,去年全省获得14个一等奖,我市占3个。可以说,在技能大赛的参赛规模、获奖数量和获奖等级方面,我市都居全省领先位次。
校企合作走出新路。充分发挥企业和职业学校的主体作用,采取与企业联办专业、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建设实验室或生产车间,积极推行“订单式”“冠名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实现双元多赢。孟州市联合职业中专和中内配等企业,创办了机械加工职业教育集团,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人才;河南工信学院加大校企合作,开设有“中德班”,为美的、海尔等企业订单培训人才,就业专业符合度稳定在80%;焦作大学积极开展“三个紧密对接”,即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教学过程紧密对接生产过程、科研服务紧密对接地方需求,其56个专业与我市主要产业关联度达90%,并与多氟多公司联合办校,在企业设立免费实习基地,定向培养培训学生;山阳区冶金建材技校实施订单式培养,每年为我市输送专业技术人才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