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要闻简报
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 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中国对美商品加征关税 若美一意孤行中方将再还击
快乐阅读
金正恩观看韩国艺术团在平壤演出
天宫一号天外归来 七大精彩瞬间难忘
纽约举行复活节花帽游行
尼日利亚东北部 遭“博科圣地”袭击至少15人死亡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4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宫一号天外归来 七大精彩瞬间难忘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4月2日,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流星般从天外回归,结束了长达7年的太空之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证实,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坠落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再见,天宫一号,但属于你的精彩瞬间永远难忘。

  亮相:

  名字自带“中国风”

  1992年,作为中国载人航天战略的一部分,研制目标飞行器的方案,在早期规划的时候就已经确定。

  10年后,任务方案通过。此时,它还没有名字,而是被直白地称为“目标飞行器”。

  这个小名,一直被叫到2006年。这一年,进入初样研制后,科研人员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宫一号。

  2009年,天宫一号模型公开亮相——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采用资源舱、实验舱两舱构型。

  2011年6月29日,它被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弱水河畔,“天宫”静待飞天。

  飞天:

  太空首迎“中国宫”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火箭起飞的巨大轰鸣,排山倒海般压向四周。火箭缓缓上升,越飞越高,越飞越快,慢慢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不同角度切换着天宫一号飞行器在空中的情况,“一切正常”的声音不断传回。

  21时38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宫”。

  对接:

  首次太空之舞

  2011年,一场曼妙的太空之舞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演。

  两位舞者,都来自中国: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

  11月3日凌晨,5公里、400米、140米、30米、20米、10米、5米……1时36分,12把对接锁准确启动,上千个齿轮和轴承同步工作,天宫与神舟毫不犹豫地牵手相拥,开始12天的双人太空之舞。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到访:

  天宫迎来家乡访客

  像一尾灵活的蓝色小鱼,航天员景海鹏以手撑地,“游”出了对接通道,出现在天宫一号中。仅仅一分钟后,航天员刘旺“游”进天宫一号。女航天员刘洋则用手助力,一点一点“飘”进轨道舱,如同一枚轻盈的羽毛。

  2012年6月18日下午,天宫一号迎来首批家乡访客。3位航天员的入驻,也让天宫一号顿时有了“家”的温馨。

  6月23日,在“天宫”中迎来端午节的航天员向中国人民和全球华人送上节日祝福。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在太空度过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

  精度:

  浩瀚太空打出完美“十环”

  一天之后,一幕精彩场景在太空上演。

  6月24日,暂别天宫一号的神舟九号,由刘旺控制着从容来到140米停泊点。

  12时42分,神舟九号已从自动控制状态转为手动控制,也就是说,它的每一步都将由航天员亲手操纵。

  要将飞船与天宫之间的角度精准控制,这对于重量超过8吨、长达9米的飞行器而言,难度相当于“百米穿针”。

  刘旺一边控制手柄,一边观察仪表。调整、前进、调整——12时48分,神舟九号的对接环捕捉到天宫一号。12时55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对接成功,浩瀚太空中打出完美“十环”。

  这意味着我国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中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授课:

  中国最高讲台上的奇妙一课

  2013年6月20日上午,天宫一号变身中国最高讲台,来自孔子家乡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在这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我国第一次太空授课。

  10时11分,开始上课。为了更好展示太空失重状态,聂海胜盘起腿,玩起了“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摇摇晃晃向远处飘去。

  太空中,孩子们熟悉的玩具陀螺也成了好教具:一个静止的悬空陀螺,被推了一下后翻滚向前;另一个旋转着的陀螺同样被推了一下,这一次陀螺没有翻滚,而是晃动着快速前行。

  40分钟的时间里,王亚平成功完成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5个实验。

  归来:

  永远的天宫一号

  送别神舟十号之后,天宫一号即完成了主要使命,进入“退休”生活。但它不甘寂寞,继续工作。

  2016年3月,超期服役两年半的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踏上了漫漫回家路。

  在太空孤独地飞行了两年多后,天宫一号回归地球,落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华美谢幕,意味着更精彩的演出即将上演——如今,天宫二号也早已升空;不久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即将建成。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