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2日电(记者闫睿)医学专家提醒,虽然迄今自闭症发病机理不明,但若能早期发现、科学干预,可有效促进自闭症儿童的预后改善。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武丽杰介绍,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此病发病率连年增长,但迄今发病机理不明,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但通过系统、科学的康复教育干预,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的预后进程。
专家认为,自闭症患儿在婴儿期易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反应,不愿与人贴近。幼儿期往往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难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一些自闭症患儿虽然渐渐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会存在一定问题,如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
武丽杰说,一旦发现适龄儿童行为、知觉异常,应当早诊断、早干预,进行可提高患儿智能、促进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