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颖江 实习生 郭家锐
作为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石亚伟每天都很忙,早上查房时,他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订治疗方案。手术时,他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是十几个小时;没有手术时,他就带领团队不断改良技术方法,提升治疗水平,拓展治疗范畴。
一天24小时对于石亚伟来说,太少。他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用自己的双手为患者解除病痛,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精益求精 练就一身好本事
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官”,人体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可大脑的指挥,因此大脑也是人体最重要、最复杂、最精密的器官。大脑拥有140亿个神经细胞,重量有1400克左右,约占人体重量的2%~3%,而血液供应量却占全身的15%~20%。神经外科医生就是天天和大脑打交道,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脑部疾病。
1996年,石亚伟大学毕业后来到我市一家医院工作,他没有听学长们的建议留在内科,而是选择了神经外科。
到神经外科工作后,石亚伟特别注重学习,办公桌上放着神经解剖、神经影像、神经电生理、神经认知、神经心理等专业书籍,并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功能性脑病的最新动态。通过不断学习,石亚伟完善了自己的学识,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
从1996年到2002年,石亚伟用了6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的医生升为科室副主任。2010年,他离开这家医院,来到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此时的他不仅是我市首屈一指的神经外科专家,还是我市最早开展脑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治疗的领头人。
如今,石亚伟已经在神经外科工作了22年。这22年来,他不断学习,一次次地挑战自我,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医生的责任和担当;这22年来,他用先进的医疗技术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正是因为好学善思,石亚伟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3D-CT导向下经皮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相关性研究”获焦作市2013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立体定向指导下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内侧癫痫的相关性研究”获得业内肯定,“立体定向指导下颅内神经核团微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精神病”获济南军区2010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尖端科技 为神经外科锦上添花
“如果没有石主任的精心治疗,就没有今天的我。”患者张先生饱受癫痫折磨6年,虽然今年才28岁,头发却已白了大半。去年年底,他慕名找石亚伟治疗,经过手术后重获新生。
那么,石亚伟用了什么方法,治愈了困扰张先生多年的癫痫病?答案就是:脑立体定向技术。
石亚伟是我市最早开展脑立体定向技术的专家。通过这项技术,他为众多癫痫病、帕金森病、扭转痉挛、顽固性疼痛、顽固性偏头痛等患者解除了病痛。
石亚伟说,脑立体定向技术是国内治疗神经外科多种疾病最为先进的技术,它应用立体几何学坐标原理,建立脑坐标系和在颅骨上安装定向仪,对脑部靶结构进行定位,将手术操作器(如微电极、活检针、毁损针等)导入靶点进行操作。其中,立体定向又被细分为:立体定向手术、立体定内放疗、立体定向光动力治疗等,这项技术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和痛苦,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定位准确、手术精度高等特点。
去年9月,在石亚伟的带领下,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顺利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成为2017~2021年度焦作市重点培育学科,这不仅标志着该院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内部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标志着该院神经外科专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石亚伟说,神经外科犹如浩瀚的宇宙,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他们去研究。如今,脑立体定向技术已经成熟,他又开始接受新的挑战,用外科技术终止脑卒中的发生,让更多人拥有健康的身体。
“人生一定要有追求,奋斗的人生才不虚度。”石亚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