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怀川人物 上一版3
心灵深处是故乡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 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灵深处是故乡
——从焦作走出的作家裴军
作者:本报记者 王龙卿 实习生 刘林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裴军。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扫描二维码
  新闻更精彩
 
   

  核心提示

  他从贫穷的小山村走出来,忍受着饥饿与贫寒,向学苦读,开始了漫漫征途,闯出了一片属于他的新天地;他在四处漏风的山村小学读过书,也在富丽堂皇的学府读研攻博;他在国有大型企业党委宣传部门工作过,也在国家政府部门任过职;他在地级政府部门里历练过,承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工作,也在国家科技部从事过软科学课题研究,为我国重大项目出谋划策。他就是长篇诗体小说《盛世山桃红》的作者裴军。

  大山深处走出的寒门骄子

  1968年6月1日,裴军出生在大别山深处。小时候他家里很贫困,可谓家徒四壁。裴军从小就跟一般贪玩的孩子不太一样,他特别喜爱读书。为了方便读书,他曾拿了家里半袋粮食卖给村里的一位老大妈,用卖粮食的钱到县城的书店里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新华词典。

  裴军说,那段时光是他最快乐最开心的日子。“在那段时光里,我把新华字典和新华词典熟读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还阅读了四大名著和大量的唐诗宋词,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上初中时,我对读书的热爱依然没有减少,在读书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写作。高一时我创作的短篇小说《老山蓝》在县里办的小说报上发表了,小说反映了质朴的生活以及贫困地区的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山蓝》在学校被同学老师广泛传阅。”他说。

  命运弄人。在高考的前一年,裴军的父亲患上重病,危在旦夕。1989年,裴军考入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通知书下来时,他的父亲却撒手人寰,永远地离开了他。裴军强忍着父亲离开的悲痛来到了洛阳师范学院,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在洛阳师范学院学习期间,裴军表现优异,是学校《校园文学报》的学生主编,同时也是89届中文系学生分会的主席、学生党员。这时裴军自费出版了自己的个人诗集《青莲子》,受到了著名文艺评论家谢书冕、南京大学著名教授裴显生的好评,称赞《青莲子》诗集文风质朴,贴近生活。西北师范大学等都曾派老师到洛阳师范采访裴军。因为裴军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在毕业前学校领导打算让裴军留校任职,但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裴军没能留在洛阳师范任教,而是辗转来到了焦作。

  深爱焦作这片热土

  裴军说,他心中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出生地,一个是工作生活了10年的焦作。

  从洛阳师范学院毕业后,经老师推荐,裴军来到位于焦作的大型国企中州铝厂应聘。他说:“那是1991年夏,当时我身上仅有33元,从洛阳来到焦作车费20元。到中州铝厂时已是晚上,住了一个小旅馆,一晚上10元。第二天中午时分,我摸到中州铝厂宣传部时,遇到该厂当时的宣传部部长周怀玉,我向周怀玉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周怀玉问我是党员吗?是班干部吗?发表过啥作品?获过啥奖励?”裴军回答后,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自己的《青莲子》诗集及一大摞获奖证书,周怀玉被裴军的作品吸引,感到裴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立刻打电话给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人事部门了解他的情况后,当即开好了接收函。

  在中州铝厂,裴军被分配到《中铝建设通讯》编辑部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编、主编等。这期间,裴军和编辑部的同事每天在企业火热的工地上奔走采访,大家年轻有朝气,肯吃苦不怕累,常常是白天在工地采访,晚上在办公室写稿。累了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困了干脆就在办公室睡会儿……

  他采写的通讯《丹青难写是精神》,受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总经理宋培凯好评,在全公司干部大会上全文宣读,要求全公司学习中州铝厂克服困难、投产达标的精神。

  在中州铝厂的10年里,裴军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新闻作品以及论文在200多万字,有影响的有《英雄壮歌》《气正风清伟业兴》《光荣与梦想之旅》等,多篇在《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他用文字记下了自己在中州铝厂的所感所悟,歌颂了劳动者的艰苦奋斗,在中州铝厂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无止境。2000年裴军考研,进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习。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奋斗多年的中州铝厂。

  魂牵梦绕的乡愁

  2002年,裴军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来到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工作,成为一名研究员,参与了中医现代研究,在著名史学家李学勤的指导下参与编撰了《中国当代科技发展史》,还从事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英文资料翻译工作。

  半年后,裴军竞聘到国家科技部机关事务局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负责局里人事管理和公文起草、审定、核发工作。其间,他攻读了中国政法大学在职法学博士研究生。

  基层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2005年底,作为共青团中央、中组部第六届博士团成员,裴军被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挂职锻炼。原来组织上计划让他到贺州市挂职,但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奇葆看到裴军的简历后,将裴军由贺州市调整到百色市,让其任市长助理,主要负责广西百色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

  到百色后,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裴军从寸土寸金的右江河谷征地1500亩;从科技部争取资金2900万元,从福建融资1500万元。在7个月时间里,漂亮地建成中国——东盟博览园,使其成为中国东盟论坛主要的参观基地。他还从香港金海湾集团融资50多亿元,拟建设氧化铝、电解铝项目,引进一大批像袁隆平、武小金等我国顶尖水稻专家,在右江河谷建设并扩大了我国水稻育种基地。

  2006年底,裴军从百色回到科技部办公厅从事软科学研究,参与国家大飞机项目、仿生项目前期论证。因组建国家信访局需要骨干力量,2007年5月,裴军又被调到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工作,起草规章制度,为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正常化运行做了大量基础工作。

  在国务院某部委工作期间,裴军撰写了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群

  众反映,引起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清欠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

  裴军身居京城,可他心里始终挂念着中原大地,关心家乡的教育、发展问题。裴军在工作之余,利用10个月的业余时间,创作了22万多字的《盛世山桃红》,该书近日已出版发行。这是一部现代版的《我要读书》,也是一部长篇诗体小说,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主旋律作品。

  《盛世山桃红》讲述了那些在高考独木桥上奋力拼搏的广大贫困地区考生的励志经历;再现了贫困革命老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里,坚持不懈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大战略,凝聚各方力量,发扬“学生苦学,老师苦教、家长苦供、领导苦干”精神,同心协力,全力打造中国智慧之乡,努力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感人故事。小说以革命老区为原型,质朴感人,把目光放在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上,心系家乡。

  “敲完小说的最后一行字,我掩卷沉思良久。慢慢地浏览小说,我蓦然发现,小说从始至终都洋溢着浓郁的、缠绵的乡愁。作为天涯游子,我特别眷念我的家乡,因为拼搏在遥远的异乡,肩上免不了要背负着一份沉重的乡愁。但关山迢递,怎么也阻隔不住寻找乡愁的急切身影和匆忙脚步。身处京城、群居闹市,我梦中的天地却依然是盛开在中原春天大山上的那一望无际的山桃花,无论岁月如何更替,那抹璀璨的嫣红依然顽强地生长在我深沉的梦中,清晰地摇曳在我鲜活的记忆里。”谈起《盛世山桃红》,裴军由衷地说。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要领导对《盛世山桃红》给予了高度评价,说《盛世山桃红》在诗体小说创作方面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为新时代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较好的借鉴。裴军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家国大诚信》也将完稿付梓。

  前不久,裴军特意回到了第二故乡焦作,到中州铝厂走了走、看了看,看到中州铝厂发展得很好,裴军很是感慨:“焦作是一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我把人生中最美好的10年献给了这片土地。春天里,回到太行山下的中铝,回首往事,心情是那样的激动,只要你爱过,就会永远记着这片热土。”

  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怀川人物》栏目记者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0391)8797357

  手机:13938166292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