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8年是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的关键年,也是修武县、博爱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决胜年。
焦作旅游如何突破瓶颈、转型提升?创新!4月4日召开的全市旅游业转型发展工作会议,打出了转型提升“组合拳”,一系列涉及焦作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文件引人关注。其中,《关于实施2018年焦作全域旅游发展十大创新提升工程的意见》含金量颇高,本报就此解读,期待创新之举引领全市旅游业迈出转型新步伐。
2018年是我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关键年,实施焦作旅游十大创新提升工程,将促进我市旅游业向着更高端、更绿色、更智能、更融合、更标准的方向发展。
总体目标:
在十大创新提升工程的助推下,今年,修武县、博爱县通过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焦作市70%的县(市)区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其他县(市)区基本达到创建标准;焦作市通过省旅游局中期评估,并被推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验收单位。
今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力争达到52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3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1.5%和13.5%。旅游业对全市经济社会的综合贡献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
旅游综合服务——
让“焦作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今年,我市将建成高标准的焦作市全域旅游综合集散服务中心,用于全市旅游形象及资源的集中展示、精品线路的集中推介、入焦游客的集散服务、旅游消费的集中提供等。将充分利用新郑国际机场、郑州东高铁站的巨大客流量优势,将咨询服务端口前移至河南交通核心枢纽点。在全市青年志愿服务厅、各大商业银行营业厅增设旅游咨询服务网点。在全市各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建设或改建旅游服务中心(区),更好地服务自驾游游客。
旅游执法改革——
向全国贡献旅游执法“焦作经验”
今年,我市将全力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深入推进“1+3”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让市旅游警察支队、市旅游巡回法庭、市工商旅游分局等机构更加有效地运转。建立异地调配、指定管理、集中警力等高效规范的旅游执法体系,积极发挥焦作旅游法学会作用,提升焦作旅游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力争全省旅游行政执法现场会在焦作召开,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焦作经验”。
对外区域合作——
搭建“焦作旅游”最强融合平台
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郑焦融合”“焦晋互动”“焦新济联动”等跨区域旅游合作,形成互利双赢发展局面。
与广东省佛山市加强旅游合作,积极拓展南方客源市场;与陕西省韩城市加强旅游交流合作,助推焦作黄河文化旅游市场开发;与中国旅游集团公司暨香港中旅(集团)、中青旅公司等大型旅游企业加强业务合作,促进焦作旅游业转型发展。
“引客入焦”——
让旅游营销更精准更有亲和力
今年,我市将制订更加精准化的旅游广告投放计划,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阵地,制作一批全新的创意广告和城市宣传片,以新形式、新视角让受众群体耳目一新。将在西安设立焦作旅游推广中心,并依托境外太极拳武馆,设立焦作旅游宣传推广中心,促进焦作入境游快速发展。
对外宣传机制——
让“焦作旅游”立体式发声
今年,我市将以服务外包的全新模式,吸纳新媒体专业人才进入旅游对外宣传领域。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及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加快形成多层次、立体式、不间断的焦作旅游对外宣传机制。
智慧旅游建设——
让游客一部手机玩遍焦作
今年,我市将全面提升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形成覆盖各县(市)区、各景区景点、各行各业的旅游大数据采集分析、联网共享的旅游大数据管理体系,构建焦作全域旅游统计体系和主要旅游指标对比体系,科学评价旅游业对全市经济社会的综合贡献以及旅游消费的结构、质量和倾向,实时分析我市旅游业发展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此外,我市将与全省统一安排的运营商合作,建立焦作旅游线上“总入口”,在焦作形成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游客在线预订、网上支付功能。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力争做到“手机在手,玩遍焦作”。
旅游特色品牌——
让“焦作旅游”呈现多样化
今年,我市将启动焦作“太极拳和云台山”编号主题纪念邮票发行工作,高质量举办中国云台山夏季英雄会等主题节庆活动,积极推动云台山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进一步提升焦作旅游品牌影响力。
据悉,我市还将启动陈家沟创建AAAAA景区工作,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老家莫沟、蒙牛工业园、月山寺、龙源湖公园创建AAAA景区工作,实现景区提质增效。
旅游产品业态——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打造“印象焦作”
今年,我市将大力发展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依托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历史名人遗迹、现代工业文明遗址以及独特的乡村风情、市民生活等各类社会资源,挖掘、培育和建设各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并完善标志指引、智慧导引、图书索引,纳入旅游整体营销体系,进行全方位市场推介。通过专用旅游廊道,将遍布全市的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打造成“怀川文化探源体验”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通过共享单车、电瓶车,将市区的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打造成“慢游焦作”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为国内外游客全方位、多层次提供新奇独特的“焦作生活”“焦作印象”“焦作体验”。挖掘、培育和建设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历史名人遗迹、现代工业文明遗址及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市民生活等各类社会资源,并将其纳入旅游整体营销体系,打造“怀川文化探源体验”“慢游焦作”等特色旅游产品,开创全省旅游创新发展先河。
旅游综合管理——
提升“焦作旅游”服务品牌
今年,我市将探索建立景区集中洗消中心、生活食品配送中心,对景区所有范围内家庭宾馆、民俗客栈、个体饭店、商亭、超市等实行集中服务和统一监管。扩大旅游“红黑榜”应用,将旅游景区景点纳入“红黑榜”评价机制。
将运用12301智慧旅游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及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等多样化手段,形成高效便捷的旅游投诉受理、处理、反馈机制。
重大项目建设——
项目支撑“焦作旅游”走向高远
今年,我市将聘请专业机构和专家人才,围绕焦作旅游发展战略目标,谋划、策划和规划全域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及整体布局。目前,已经初步谋划实施各类全域旅游重点项目103个。将大力推进百年焦作——现代工业文明特色小镇、南水北调文化主题公园、大沙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云台天阶大型综合旅游服务区、焦作旅游廊道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以项目为带动,构建焦作全域旅游发展整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