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民俗盛宴火热 传统文化醉人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 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俗盛宴火热 传统文化醉人
——二○一八北朱村第七届民俗文化节掠影
作者: 本报记者 王龙卿 赵耀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巨龙腾飞,好戏连连。
  观众饱了眼福。
  《盛世大唐》表演。
  2018北朱村第七届民俗文化节拉开序幕。
  火火的中国梦。
  美术、书法、摄影展吸引了众多村民。 张植伦 摄
  雄狮飞天。
  飞跃梅花桩。
  商丘市豫剧团登台献艺。
  张植伦 摄
  高跷表演。
  喜气洋洋的入场式。
  新时代“秀”一把。
  金狮迎福。
 
   

  4月4日,春寒料峭,寒气逼人。中站区府城街道北朱村人头攒动、热闹非凡,500多米长的正阳街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群众早已将正阳街围得水泄不通。从8时到16时,来自北朱村老虎队、解放区老年大学舞蹈队、武陟西陶飞鸿狮武表演队、河南淮阳民间艺术团背桩表演队、山西艺术团杂技高跷队等30个表演队沿着正阳街由南向北依次入场。南狮北虎、高跷背桩、魔术杂技、雄狮飞天等文艺表演悉数亮相,各民俗表演队纷纷亮出绝活,演出异彩纷呈,观众喝彩声此起彼伏。2018北朱村第七届民俗文化节完美谢幕。

  2018北朱村第七届民俗文化节从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开始举办。今年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质量之高、组织之好都是历届之最。民俗乡风、浓浓乡情,文化活动五彩缤纷。河南豫剧院、商丘市豫剧团、登封市豫剧团和来自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文艺团体为群众带来了难得的视觉盛宴,给人们送上了一份文化大餐。

  2018北朱村第七届民俗文化节期间,吸引我市解放区、山阳区、示范区等1000余人的演出队伍,古建筑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工艺品一条街每天人流不断,糖画、捏面人等各种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小吃轮番登场,除了传统艺术表演,村委会大院还有书法展、路边还有北朱村纪实摄影展,让村民和周边近1万多名群众享受到文化民俗活动带来的欢乐。  

  当日15时左右,4只舞狮腾空而起,跃上22把凳子搭起来的“狮山”,群众叫好声一片。随着锣鼓乐器奏响,6条巨龙在沿村巡游后,现场飞舞,表演了巨龙腾飞、金龙献瑞等精彩好戏,将文化节气氛推向高潮。

  “2018北朱村第七届民俗文化节让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北朱村举办这样隆重的文化节,真不赖!”特意从市区赶来的市民董先生说。

  北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小爱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她在协调指挥之余,还忙里偷闲地穿上旗袍,走起模特步,好好地“秀”了一把。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传统村落,要加强文化建设,让文化如涓涓细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为群众送去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温暖、文化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张小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朱村村北尚有500余亩土地,我们计划今明两年把土地利用起来,打造一处像山西晋城司徒小镇那样的民俗文化园。届时,游客可以在这里吃到天南海北的食物,看到最优秀的非遗文化项目演出,体验太行山下最美的风土人情。”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赵耀东、见习记者贾蓝摄)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