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名太极拳师走进陈家沟
如何练好陈式太极拳的裆劲
温县和式太极拳学院举办春季培训班
太极拳擒拿惩顽徒
陈红灯:雄心壮志传太极
跟着名师学太极拳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红灯:雄心壮志传太极
本报记者 付凯明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陈红灯在习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付凯明 摄
 
   

  “焦作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太极拳改变了我的人生,它使我学会了修心与做人。”近日,我市优秀青年拳师陈红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红灯出生于安徽省砀山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家里穷,农活多,父母对他没有太多管教。下河摸鱼、上树摘果、爬坑翻墙,陈红灯在村里的小伙伴当中身手是最麻利的。

  6岁时,陈红灯想学武术,父母商议后将他送到当地的武校。从那以后,陈红灯便走上了他的习武之路。

  那时候,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还不知道什么叫作“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论春夏秋冬,学校里的孩子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练功,晚上睡觉前还要重新练习白天所学内容。武校每天的生活单调无味,很多孩子都难以忍受,哭着喊着要回家,但是陈红灯却没有,倔强的他始终咬牙坚持着。

  武校里的梅花开了9次,陈红灯一学就是9年。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9年的时间里不仅成为武校的尖子生,还参加了不少武术比赛获得了诸多荣誉。“全国青少年武术比赛一等奖”“省运会跆拳道冠军”这些重量级的荣誉证书都被他揽入囊中。

  17岁那年,陈红灯跟着师兄来到焦作开了一家武馆,主要教授跆拳道和散打。陈红灯用心教好每一个学生,名气渐大,慕名前来找他拜师习武的人也多了。

  一次偶然机会,陈红灯与一位太极拳大师切磋武艺,大师精湛的拳技让他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陈红灯关停了自己的武馆,拜师学起了太极拳。之后的5年里,他结婚成家,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吃了不少苦,但从未间断过习练太极拳。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坚持让陈红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先后获得河南省二级拳师、国家武术五段称号;2010年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邀请赛上,陈红灯获得男子丙组太极剑、陈式太极拳一等奖;在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上,陈红灯获得男子C组传统陈式太极拳一等奖。

  “我与太极拳结下了不解之缘,习练太极拳让我获益匪浅,今后我要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把太极拳发扬光大。”陈红灯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