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王秋生、台欢欢)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精准扶贫出实招,靶向施策,精准定位,通过政府兜底、筑牢网底、预防保健“三个靶向”,斩断因病致贫的“穷根”。
据悉,在该市955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中,4549人因病致贫,可以说,疾病已成为该市贫困人口脱贫路上的最大拦路虎。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工作,该市靶向定位,精准施策,全力攻坚。
政府兜底,让群众看起病。“如果没有政府帮扶和优惠政策,我恐怕连药都吃不起,感谢国家感谢党!”赵和镇廉庄村贫困户闫长明满怀感激地说。闫长明患直肠癌,每两个月就要住一次院。3月15日,记者来到闫长明家采访时,他刚结束7天的住院治疗,这次住院花费3000多元。然而,通过新农合、大病医保、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报销后,闫长明仅仅支付了200多元,好政策极大地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
为减轻贫困户的经济负担,该市出台了《健康扶贫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方案》,推出一站式结算服务,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分类、分批救治。此外,该市在保障贫困群众享受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政策的同时,还对贫困群众需要自己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按100%比例给予兜底补助;为符合孟州市慢性病病种及办理条件的贫困群众办理慢性病就医卡,每人每月可享受200元门诊就医补助。截至目前,该市已有3.2万人次享受了一站式结算服务,结算资金5967.43万元,发放慢性病就医卡2030张,已有649人享受补贴费用29.79万元。
筑牢网底,让小病不出村。槐树乡源沟村是省级贫困村,位于该市陵区,较偏远,以前村民们生病需要跑到四五公里外的卫生室看病,很不方便。去年,该市总投资265万元启动实施了21个贫困村的卫生室建设项目,源沟村卫生室就是其中之一。该村卫生室依窑洞而建,医疗设备齐全。今年60岁的张凤莲是源沟村村民,也是贫困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每年需要输2次液预防疾病。“真没想到俺村也有了卫生室,以后吃药、打针再也不用跑远路了。”张凤莲高兴地说。
去年,该市围绕“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让群众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疗服务。此外,该市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健康扶贫相结合,推出了以重点人群、慢性病人群、严重精神障碍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免费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包。截至目前,该市共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94个,签约贫困人数10585人,签约率达100%;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对重点贫困人群提供免费健康管理服务,对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孕产妇提供随访和体检服务。
预防保健,让群众少生病。该市积极探索健康扶贫新路径,从预防保健入手,将预防保健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斩断贫困群众因病致贫的“穷根”。去年年初以来,该市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发放了健康扶贫爱心保健箱,为452名贫困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组建了健康知识宣传队,开展大型健康宣讲和义诊活动,组织医药企业向贫困群众捐赠药品价值20余万元,进行政策培训60余场,组织义诊活动20余次,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小知识宣传页2万余份,通过网站、微信、健康宣传栏等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强力斩断因病致贫的“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