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十年感动路 温暖一座城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市人大常委会集中调研 我市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今日看点
创新拥抱未来
2018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4月份集中交办会召开
探索产业扶贫模式 保证贫困人口收益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4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拥抱未来
——龙蟒佰利联转型升级示范效应探秘
作者:本报记者 孙国利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龙蟒佰利联钛白水解车间一角。 (龙蟒佰利联提供)
 
   

  开栏的话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筑牢工业强市根基的理念在我市愈加牢固,全市上下坚持项目为王,着力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打造焦作产业发展新引擎,正确把握转型发展攻坚的方向、路径和重点,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品牌战略和人才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支持部分拥有核心技术和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即日起,本报相继推出我市部分转型尖兵企业的创新之举,以飨读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工业4.0”“互联网+”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一系列“热词”扑面而来时,传统工业企业该如何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发掘转型的基因和路径,打开过去与未来之间的通道呢?

  龙蟒佰利联董事长许刚的回答言简意赅:必须处理好融合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融共生,相互促进,进而激发企业自身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去年,龙蟒佰利联实现营业收入102.58亿元,同比增长148.03%;实现利润30.55亿元,同比增长465.26%。今年一季度,龙蟒佰利联稳产稳销,业绩喜人。特别是3月份,其钛白销量突破7万吨,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深度融合的示范效应充分释放。

  发展为上,项目为王,战略的思维,世界的眼光,创新的触角,伸向最前沿,企业腾飞一路铿锵踏歌行,借资本市场,唱并购大戏,新高度,新怀商,新形象,追求梦想,思向远方,一条巨龙展翅飞翔。

  龙蟒佰利联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全力开创企业发展新格局。许刚说,实践中,龙蟒佰利联成功把握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勇于突破,在传统硫酸法的升级上做文章,通过持续科研创新,实现工艺、质量、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短板提升,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敢为行业之先,率先发展氯化法钛白生产工艺,对接世界级钛白技术水平,掌控产业转型战略主动权;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及资本市场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带动创新,实现发展的倍增效应。

  龙蟒佰利联作为亚洲钛白粉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以振兴民族钛白粉事业为己任,打破传统思维和路径依赖,以国家供给侧改革为契机,紧握创新发展利器,站在行业发展前沿,成功突破钛白粉技术难关,强强联合演奏了中国钛白粉产业发展的乐章,不仅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走上了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且借力资本市场上演并购大戏,钛白粉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以100多亿元市值,定增融资100.71亿元收购行业龙头,资本市场“蛇吞象”的经典案例就发生在佰利联身上。2016年10月,佰利联正式宣布成功并购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股票简称更名为龙蟒佰利,市值一度超过400亿元,成为年产60万吨钛白粉,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行业巨头。龙蟒佰利联步步践行其钛业龙头梦的背后,投射出许刚独到的发展眼光和坚毅的个人品格。

  上世纪90年代,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我市涌现出一批拥有实干精神的企业家,许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98年,焦作市化工总厂股份制改造,许刚被选任公司董事长。2002年,他以老化工厂为依托联合7家单位为发起人,成立了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并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2004年至2005年,佰利联主动调整了企业主导产品方向,大力投入资金发展钛白粉业务。2011年7月,佰利联登陆深交所,募资净额12.58亿元,步入了发展新纪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对我国经济冲击较大,影响到钛白粉市场和销量,佰利联也未能幸免。当时许多干部建议减产,避免库存和损失。但我对国内钛白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充满信心,不想失去低成本投资机会。”许刚回忆,他多方联系银行筹资近3亿元,逆市而上对钛白粉生产规模进行了扩张。2010年年初,在佰利联三期12万吨钛白粉扩产项目投产之际,钛白粉迎来了发展历史上产品需求持续紧俏时间最长、国内外价格不断攀升的黄金时期,佰利联也因为把握了低成本扩张先机,一举奠定了行业龙头地位。

  佰利联上市后,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优势,在2014年至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行业周期低谷时,抓住战略机遇,实施了并购四川龙蟒钛业的举措,实现了生产规模的又一次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创造新需求。许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通俗的解读:“供给侧改革,就是产品要更新换代,产业要转型升级。供给一方要向市场提供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甚至是引领消费需求的产品。”

  较之于氯化法钛白粉工艺,硫酸法钛白粉工艺具有成本高、污染大等劣势。龙蟒佰利联外引技术、内挖潜力,自主开发了“硫铁钛”联产法和“硫磷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解决了钛白粉生产装置的“三高”难题。氯化法是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钛白粉清洁生产工艺。龙蟒佰利联斥资上亿元引进技术,累计投资20亿余元筹建了氯化法钛白粉产业链,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全产业链氯化法生产基地。此举不仅开了中国大型沸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先河,对中国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推广具有深远意义,而且丰富了龙蟒佰利联的产品结构,较好地满足了国内外氯化法钛白粉的市场需求。

  如今,龙蟒佰利联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钛白粉生产企业,但许刚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许刚介绍,未来龙蟒佰利联将持续加大氯化法钛白粉的投资力度,焦作生产基地氯化法钛白粉产能将扩大至30万吨、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合计形成55万吨的生产规模。同时,龙蟒佰利联将技改扩建襄阳生产基地硫酸法产能至20万吨,将德阳生产基地维持25万吨硫酸法生产能力,适时在沿海新建3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十三五”期间,龙蟒佰利联将争取达到不低于13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硫酸法钛白粉7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60万吨,成为全球第一大钛白粉生产企业。

  龙蟒佰利联的融合发展,“融”得自然顺畅,“合”得优质高效。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达到“1+1>2”的协同效应?龙蟒佰利联高层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明确了新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新的管理架构和新的管理模式,特别是紧抓行业景气周期及完成龙蟒钛业并购后的首个战略机遇期,在文化、产业、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加快产业融合职能管理。在文化融合方面,龙蟒佰利联认真梳理、凝练了两家企业原有的历史传统文化,于2016年12月23日修订发布了《龙蟒佰利联价值观与准则》,将其作为全体龙蟒佰利联人的行为指南,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统一龙蟒佰利联人的思想;在资源整合方面,龙蟒佰利联开展了制度对标、技术对标、成本对标等活动,认真分析不足、寻找差距,力求融合两家企业的精华,并加以提炼完善,形成符合集团大战略、大市场、大责任发展需要的系统化现代管理体系。2017年以来,钛白粉已呈现“十连涨”,提价的背后,更是龙蟒佰利联钛白粉大质量、大品牌、大市场效应的彰显。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通过自建扩大生产规模,二是通过资本市场兼并延伸产业链,始终围绕钛做文章。”许刚说。在做好钛白粉产业的同时,依托氯化法钛白粉全产业链优势,适时拓展海绵钛和钛合金业务,满足中国大飞机、航天军工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对轻量化、耐高温、耐腐蚀新材料的需求,实现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

  如今,龙蟒佰利联作为焦作工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有了自己的现实选择,那就是强中国钛产业,做受尊敬的企业。龙蟒佰利联充分利用行业地位及资本市场优势,为助推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贡献龙佰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