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这一消息在令无数国人兴奋的同时,也成了众多景区必须要面对的一道考题。告别门票经济是大势所趋,怎样才能减少对门票的依赖?我市一些景区积极转变思路,勇敢尝试,在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创新旅游产品方面动脑筋、下功夫,成效初显。
今年农历正月十五,市民魏女士一家到云台山景区欢度元宵佳节。这次旅游让魏女士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夜游云溪谷。“有灯光秀有演出,设计感很强,挺好看的,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如果好好宣传,人气一定会很旺。”时隔一个多月,魏女士现在回忆起来仍十分感慨。
夜游云溪谷正是云台山景区今年春节期间为增加游客体验、拉长消费链条进行的一次尝试。同样受到游客欢迎的还有低空旅游、凤凰岭玻璃栈道等项目,这些项目都让游客来到景区后留得住、有看头。
青天河景区也在积极探索,3月12日至4月30日推出了“自驾青天河 高速免费过”大型优惠活动,作为青天河桃花节的配套政策,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该景区一天接待游客五、六千人,游客数量明显增加。
截至目前(清明节小长假除外),青天河桃花节共吸引5.2万人次自驾游客,累计报销高速通行费65万元。虽然这笔钱由景区埋单,但算大账、不算小账的青天河景区已经尝到了甜头。
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庞国平算了一笔账:“自驾游客平均每辆车3个人,活动涉及的郑州、新乡、洛阳、焦作、济源、山西晋城6个城市高速通行费最高的是60元,平均下来每名游客可免20元门票。但如果算上剩余门票、船票、索道以及餐饮费用,平均每名游客在景区消费170元。如果再住一晚上,每人又会增加100元。一个人免20元门票就可以撬动100多元甚至更多旅游收入,这不是赔本买卖。”
青天河景区敢如此“做买卖”,底气何来?答案是:景区内有游船、索道、餐饮、漂流、水上冲浪、摩托艇等丰富的二次消费、三次消费甚至更多旅游消费产品供游客选择,这些精心培育的项目有效降低了景区对门票的依赖。
庞国平告诉记者,下一步,青天河景区除了发挥好红叶、桃花资源优势外,还要做足“水”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把项目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把产品优势培育成品牌优势,积极打造海、陆、空、网全面发展新格局,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住,在景区有看头、有玩头。
有数据表明,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包括食宿、交通、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虽然摆脱门票经济并非一日之功,但相信在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过程中,我市会有越来越多景区迈开步子,勇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