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桃花盛开的桃园里,记者又见到博爱县金城乡西张茹村驻村第一书记董会升,颇为诧异:“你的任期不是结束了吗?怎么还在村里呀?”董会升说:“我申请留任,组织批准了!”
原来,一门心思带领乡亲奔富路的董会升选择了坚守。
2016年退出省级贫困村序列的西张茹村,曾因优质仙桃种植及桃花节为世人所知,也因为桃树品种及市场变幻而衰落。2015年9月,国网博爱县供电公司乡所部副主任董会升被任命为西张茹村驻村第一书记。
上任后,董会升按照省、市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低保户和分散供养五保户进行了精准识别、入户普查。摸清情况后,董会升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分析致贫原因,细化脱贫类型和脱贫措施;结合该村仙桃种植传统,成立了西张茹村优质仙桃种植示范基地;针对村里卫生配套设施较差的情况,修建了垃圾处理点,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和垃圾桶;对村委会办公用房进行修缮。在此基础上,董会升还联系相关部门在村内组织开展了多项实用技术培训,使贫困群众学到了脱贫本领。
西张茹村的电网基础比较薄弱,“低电压现象”比较突出。董会升向国网博爱县供电公司领导汇报情况后,该公司先后拿出200余万元对村内6个标准化配网台区、2个农排台区、户表工程、路灯等进行了改造。如今,该村提前实现了“电力脱贫”,村电网建设走在了全县前列。
电网改造的同时,董会升整合国土、交通、水利等专项资金,为村里新打49眼机井,新修24000平方米的村内道路,完善了安全饮水配套工程,整修排水沟6200米,敷设机井电缆3000米,还投资50万元为10户贫困户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此外,董会升还研究政策、用足政策,累计为40名村民办理了低保,为22名村民办理了残疾证,为18名村民申请了贫困救助,为117名村民申请了慈善救助等,全村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全覆盖。
强基础、提技能、促就业、一兜底,在董会升的努力下,西张茹村2016年摘掉了贫困帽。对此,董会升并不满足,他说:“脱贫仅仅是奔小康的第一步,我要继续带领村民奔富路!”
为此,他采取“支部+公司+种植专业组”的模式,成立了博爱县西张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集体项目资金120万元,计划流转村集体土地60余亩,新建7座半地下温室大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利用2018年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专项资金20万元,完成该村排水沟剩余工程建设,解决该村部分道路排水不畅等问题;提前谋划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项目,并将其纳入全乡扶贫项目建设信息库,进一步巩固驻村帮扶成效。
留任驻村第一书记的董会升,如今已经迈开了带领西张茹村村民走上致富路的坚实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