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山阳区将紧盯经济社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育产业、提品质、强基础、出亮点”的总体思路,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打好城市改造提升、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基层基础工作提升三大战役,聚力高铁、北山、太极体育中心、山阳故城四个片区,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建设,为我市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谱写辉煌篇章。
本报记者 原文钊
“山阳区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按照‘育产业、提品质、强基础、出亮点’的总体思路,围绕‘紧盯一个目标,优化两个环境,打好三大攻坚战,聚力四个片区’的工作安排,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建设,争当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主力军。”近日,山阳区委书记卢希望在谈及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说。
卢希望说,山阳区将紧盯经济社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在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寻求突破,打造传统动能转型、新动能异军突起的高质量发展“双引擎”,抢抓郑焦融合战略机遇发展配套产业、承接整体产业转移,持续加强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全域城市化、全域景区化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卢希望说,山阳区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做强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的“硬实力”,彰显生态文明、公共服务、行政效能的“软实力”。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绿色廊道、沿山园林景观、生态水系建设,统筹实施沿街建筑风貌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屋顶绿化等“城市双修”项目,全面巩固“四城联创”成果,持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零障碍上求突破,在低成本上下功夫,在高效率上出实招,使企业家与山阳区同频共振、同舟共济、同步发展,真正把发展环境打造成山阳区的第一品牌、第一资源、第一优势。
卢希望说,山阳区将打好城市改造提升、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基层基础工作提升三大战役。结合“三区两带”产业布局科学谋划摆布项目、精准对接招商,继续实施“连片推进、打包融资、对接央企、投资+施工总承包”的棚改“山阳模式”,完成首批7个改造村的收尾任务;依托特色商业街区和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棚户区等优质资源,树牢绿色招商理念,围绕上下游项目招大商,营造尊重人才、包容诚信的社会环境,激发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继续深入开展“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选优配强基层党务工作力量,开展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树立重视基层、关心基层、基层优先的干事导向,推动基层基础工作再上台阶。
卢希望说,山阳区将聚力发展高铁片区、北山片区、太极体育中心片区、山阳故城片区;加快推进远大商务中心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发展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大力培育发展高铁经济;加快北山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设计,积极运作卢亮沟智能共享户外出发营地等一大批生态旅游、康养度假项目,着力打造综合旅游板块;高标准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配套太极体育中心周边旅游服务,着力打造太极文化旅游产业新高地;依托山阳故城遗址保护开发,协同搞好南水北调、中原路沿线开发建设,打造集汉文化与水文化于一体的AAAAA级文化休闲旅游区。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山阳区将继续提振干事创业精神,坚持干事创业导向,凝聚干事创业合力,强化干事创业保障,完善干事创业机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开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建设新局面迈上新的奋斗征程!”卢希望对山阳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山阳区2017年成绩单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四城区之首,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较上年翻了将近一番
■实现省重点项目零的突破,中能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等35个总投资390亿元的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签订框架协议
■特色商业区晋级省“两星”服务区
■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1.2%
■组织实施的“首创打包融资和‘投资+施工总承包’方式,打造全国领先城中村改造新模式”项目荣获市2017年度工作改革创新奖一等奖
■创新开展“6+N”主题党日活动,切实增强党建工作吸引力和带动力
■创新街道大工委共建机制,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在全省排名中同比分别上升53位、28位,“两项调查”指数均居四城区首位
■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被评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被评为河南省国企改革攻坚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