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四城联创”攻坚战已经打响,作为“四城联创”主力军和排头兵的我市城管部门应该如何发挥主动性,在去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全力破解城市管理难题?近日,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我市城管部门对照问题台账,通过部门联动、依法治理和全民参与的方式,开展城区经营秩序、环境卫生、户外广告与门头招牌3个方面的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
经营秩序整治:解决城区“脏、乱、差、堵”问题
“脏、乱、差、堵”问题历来是扰乱城市良好经营秩序的顽疾。去年,我市通过“四城联创”工作,以问题为导向,有效解决了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脏、乱、差、堵”问题,营造了优美的城市环境。
今年“四城联创”工作开始后,我市在城区经营秩序整治方面,继续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城管督导、依法治理、全民参与、建立长效”的原则,对照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八个一律”标准,在72条主、次干道开展了取缔店外占道经营、清理各类违章搭建大棚、取缔流动占道经营、取缔露天烧烤、清理乱搭乱挂、清理乱堆乱放、整治集贸市场出入口、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规范标准化夜市等工作。
市城管局为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抽调人员建立督导组,按照责任分工、整治标准和时间节点,遵循“一周一排序、一月一奖惩”原则,采取明察暗访的办法,对经营秩序治理工作进行督导。各城区城管部门排查出店外经营、流动占道经营、违章搭建大棚、乱搭乱挂、乱堆乱放等问题1293个,对城区40条主要道路两侧11365个沿街门店的信息进行统计,建立工作台账,并对照台账开展整治工作。在整治工作中,城管部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商户的基层基础和自治作用,与公安、工商、食药、环保、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治理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城管部门对四城区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38个“三重”部位的整治情况开展了“比比看”活动,整治台账中1293个问题已销号498个,销号率为38.5%。
环境卫生整治:完善环卫设施 加强环卫管理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去年的“四城联创”工作中,我市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为圆满完成创建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年的整治中,我市将继续抓好垃圾中转站、公厕及果皮箱的上档升级工作,按规范对城区道路实施清扫、洒水降尘作业,保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在95%以上,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上档升级工作具体内容为新建国家一类环卫公厕8座,改造提升环卫公厕50座,引导30家沿街单位免费对外开放内部厕所,对城区80座生活垃圾中转站进行整治,加强环卫公厕、垃圾中转站环卫设施设备管理等。
截至目前,市城管局已发布《2018年公厕新建改造资金补贴办法的通知》,督导公厕建设、改造加快进度,今年计划新建的8座环卫公厕中,4座已招标,4座正选址。
户外广告与门头招牌整治:规范门头招牌 杜绝非法小广告
户外广告和门头招牌是城市的脸面。去年,我市拆除城区范围内的大型户外广告,解决了多年来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情,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的户外广告与门头招牌整治工作,市城管局将着力巩固去年户外广告整治成果,深入推进门头招牌升级改造,扎实开展非法小广告治理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对新增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做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处罚一起,将违规户外广告整治向进(出)市口、背街小巷延伸;对个别残留的违规户外广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辖区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强制拆除;对临街建筑外立面、墙面以及楼顶、楼体上遗留的广告支架,由广告附着体单位进行整治;各城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按照“统一中不失个性、统一中不失特色、统一中彰显风格”的原则,统筹做好门头招牌升级改造工作;全面清理临街门店违规设置的橱窗广告、标志标牌、灯箱广告、实物模型广告、道旗广告;清除市政公用设施上张贴、喷涂的各类非法广告;取缔流动车体广告等。
截至目前,我市城管部门共清除非法小广告1500余处、墙体喷绘布广告130平方米,清理橱窗广告150处、灯箱广告64个、条幅广告30条,对丰收路西段违规广告、远大置业有限公司设置的楼顶广告、宏达名车城设置的LED广告等突出问题,向有关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