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本土作家讲好本土故事
当过兵,一辈子都要扛起使命
图片新闻
公益微电影纪录片 《戏迷姬文印》开拍
沁阳药王庙:繁华落尽盼新生
焦作画家刘建国徐州办个展
我市非遗项目 参加洛阳牡丹文化节演出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药王庙:繁华落尽盼新生
本报记者 王玮萱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沁阳药王庙高耸的木牌楼。
  本报记者 王玮萱 摄
 
   

  4月7日,在记者到达沁阳药王庙前,同行的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学教授、我市怀商研究专家程峰便介绍:“沁阳药王庙,是怀药文化的源头,是古怀庆府乃至全国的药材贸易中心。”

  几年前,记者知道沁阳有处药王庙,但并未见到“真身”,也并未注意该药王庙在诸多药王庙中的独特地位。

  药王庙,是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古时的焦作地区是“四大怀药”主产区,很早以前,焦作人就会使用怀药配制药剂,强身健体,治病救人。到了明清时期,焦作地区的怀药交易曾一度繁荣无二,并孕育了风云全国的商业团队——怀商。因此,那时焦作地区曾建立多处药王庙,且香火旺盛。焦作地区的药王庙既是人们祭拜药王、祈求健康的场所,也是怀药交易中心。

  明清时期,沁阳是古怀庆府治所,而设在其核心区域的药王庙地位自然有别于焦作其他药王庙。据专家考证,河南怀庆府(今焦作沁阳市)、河北祈州(今河北安国市)、河南禹州、江西樟树是全国著名的四大药材集散地。

  那么,沁阳药王庙的独特之处在哪儿呢?

  当日,记者走进了位于沁阳市天鹅湖南侧的药王庙内,庙内现存一座木牌楼、两座东西大殿。庙内最引人瞩目的是高近10米的木牌楼。木牌楼上龙凤昂首,伸展欲飞,雕工精巧细致,栩栩如生。

  虽经百年风蚀,这座木牌楼四根立柱的表面已斑驳不堪,但仍气势巍然。木牌楼的迎面与背面正中分别书写着“济世慈心”和“洞鳏在抱”烫金大字,表达木牌楼所立者——怀商“济世救人,解除病痛”的从商理念。

  据沁阳地方文献记载,此处药王庙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初竣于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整个建筑群由山门兼戏楼、钟楼、鼓楼、牌楼、厢宇、潇洒阁等建筑组成,占地约2800平方米。其左侧是建筑古朴、掩映于苍松翠柏中的东禅院,右侧与白庙相邻,南望巍峨壮观的潮音寺,身旁有万柄荷花千株柳的天鹅湖。

  曾经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九和农历九月初九,来自全国各地的药材商以沁阳药王庙为中心汇聚,开展药材交易,盛况空前。沁阳药王庙曾为古怀庆府“四大怀药”第一集散地。

  “重建沁阳药王庙,对于我市传承怀商精神,发展怀药产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记者的观后感。

  随行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怀帮黄酒酿造技艺第八代传承人、沁阳聚珍酒厂总经理丁向峰告诉记者,在政府的支持下,他正出资修缮沁阳药王庙内局部历史建筑物,并筹建沁阳市“四大怀药”研究所。然而,若要沁阳药王庙恢复往日荣光,是一个巨大工程,需要“当代怀商”共同努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