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本土作家讲好本土故事
当过兵,一辈子都要扛起使命
图片新闻
公益微电影纪录片 《戏迷姬文印》开拍
沁阳药王庙:繁华落尽盼新生
焦作画家刘建国徐州办个展
我市非遗项目 参加洛阳牡丹文化节演出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非遗项目 参加洛阳牡丹文化节演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孙军)4月11日,在洛阳市周王城广场举行的第36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月”非遗专场演出上,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蝴蝶镲锣鼓”应邀参加了演出。

  演出现场,来自我市温县余村“蝴蝶镲锣鼓”队58名身着古代戎装的队员,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极具焦作传统特色的表演,获得阵阵掌声。据了解,“蝴蝶镲锣鼓”源于温县余村,是宋朝余村先人创编的庆贺鼓乐,迄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历经沧桑,代代传承。余村鼓乐艺人在原鼓乐击打的基础上,除强化原有听觉效果,还大胆创新、巧妙构思将镲柄系在手背,使其在演奏拍打时,不但能够发声,还呈现出了美妙绝伦的视觉效果,镲随手舞,声声翻花,似蝴蝶飞舞,故得名“蝴蝶镲锣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