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4月17日10时30分,被我省不同地市救护的10只珍稀野生鸟,在我市太行山南麓的沁阳市西万镇九凤山义务植树基地放飞。自此,2018河南省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系列活动暨我市“爱鸟周”活动拉开序幕。
此次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暨“爱鸟周”活动,由河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焦作市林业局和沁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河南省鸟类放归活动在我市举行尚属首次。
这次放归的10只野生鸟中,3只由我市林业部门近期救护,7只由我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全省不同地市救护。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鹰、普通鵟7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雉鸡3只。这些动物因不同原因暂时失去野外生存能力,经过河南省和我市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精心治疗、科学饲养,它们恢复了健康,具备野外生存能力,达到野外放归条件。
全省鸟类放归活动选在我市,是对我市生态建设成就、生态环境改善的充分肯定。当日放归野鸟的地点,曾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采矿区。近年来,我市取缔了非法矿山,并将这里建成义务植树基地,经过多年义务植树,山体重新披上绿装。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李万林说:“在焦作举行野生动物放归活动,是因为这里的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强,这里的环境条件好,北部山区植被茂密、环境幽静、动物食物丰富、水源充足,适合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
为给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目前我市划建了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森林公园、1处湿地公园,将全市80%以上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纳入保护。特别是通过持续推进生态建设,成功创建森林城市,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野生动物尤其是迁徙候鸟的数量显著增长,全市鸟类达275种。金钱豹等野生动物也得到有效保护,种群稳定恢复。
此外,我市还实施了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对金钱豹、猕猴、太行花等物种进行种群保护、拯救繁育。建立了省级野生动物救护中心2处、市级6处;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3个,随时监测异常,保护公共卫生安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和经营利用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今年4月21日至27日是河南省第37个“爱鸟周”,主题是保护鸟类资源、守护绿水青山。市林业局局长朱玉正表示:“我市将以‘爱鸟周’为重要平台和载体,营造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环境的浓厚社会氛围,维护国家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