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畅谈新时代课改经验 共担教育发展新使命
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内外兼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考生提供中考冲刺个性化辅导
图说教育
信息播报
教育监督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内外兼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薛志芳在第五届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作典型发言。
  (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提供)
 
   

  ■核心提示

  近日,在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46位河南省第三批中小学名校长名单中,我市仅有两位校长上榜,其中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校长薛志芳获此殊荣。

  校长成长的高度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深度。省级名校长的荣誉既是对薛志芳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所在的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发展成绩的高度认可。

  成立于2008年的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各方面基础薄弱的新兴学校。面对升学的巨大压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作为该校第一任校长的薛志芳以新教育为引领,分数之内,聚焦课堂教学;分数之外,关注课程发展;分数内外,引领教师专业成长。10年间,该校由一所新兴学校发展为中招升入县一中人数和综合考评全县第一、荣获“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称号的区域名校。

  那么,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在10年间是如何通过“内外兼修”提升教学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近日,笔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分数之内

  以高效理想的课堂提升教学成绩

  这里没有气派的大门、没有崭新的教学楼,从外观上看,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和普通的中学并无两样。

  “我们学校没有特别亮眼的地方,要看到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地方,只有走进我们的课堂,听听老师的课,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独特之处。”薛志芳说。

  4月12日,笔者走进该校七年级的数学课堂,这节课主要讲解的是“因式分解方法的灵活应用”。课前,学生们已经进行课前预习,部分学生已经把课堂上需要讲解的题目提前在黑板上做好板书。课堂上,老师只对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后,便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

  学生们按照安排,以“教师”的角色,轮流上台讲解,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组长离开座位,主动为组员解答问题。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组协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里得到完美呈现。

  其实,这节课只是该校“自主达标课堂”的一个缩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伙伴的合作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的“自主达标课堂”,已经成为该校常态化、特色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理想的课堂,是该校面对升学压力,提升教学成绩的有效方式。

  “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出口,分数和升学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头等压力。”薛志芳说,“作为一所各方面基础薄弱的新兴学校,面对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有限的现状,要想提高成绩,唯有打造高效、理想的课堂,向40分钟课堂要效益。”薛志芳说。

  那么,什么是高效、理想的课堂呢?那就是以小组活动为中心,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反馈矫正—达标检测为基本操作规程的学生“自主达标课堂”。

  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具体说就是,学生在课前要根据“教学案”独立完成定向预习。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段。学生在课中要自主完成探究、研讨、展示等任务。学生在课后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所谓“达标”,就是达成教与学的目标。对教师而言,必须要努力达成教的目标;对学生而言,务必要尽力达成学的目标。基于此,几乎每节课都要安排当堂达标测评环节,时间和内容要适当和合宜,哪怕就只有一分钟或者一道题,目的是为了验证学生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学习目标是否达到。

  “学后即测,测后即评,当堂反馈,及时巩固。这样,师生都能够即时、具体、准确掌握学情,这样的课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薛志芳说。

  聚焦高效、理想的课堂让该校的教学成绩得到迅速提升。近年来,该校在中招考试中连续多次获得升入县一中人数和综合考评全县第一的好成绩,2014~2015学年,该校荣获“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称号。随着教育教学成绩的提升,学校区域影响力越来越大,学校规模也由最初的12个教学班、493名学生、42位教职工的小学校,发展成为一所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800余名、教职工105名,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校。

  ■分数之外

  以校本课程开发关注学生素质培养

  新时代教育发展应该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打破应试教育思维定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应该是面向未来的。“一所好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品质和品味,不能一味地追求成绩,应该关注学生的当下和未来,我们虽然条件有限,但只要一点点想、一点点做,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离目标更近一点。”薛志芳说。

  在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每天13时30分,优美的英文歌曲旋律准时响起,孩子们随着音乐激情歌唱,他们的歌声也许谈不上美妙,却深深地陶醉于音乐和英文的魅力之中。

  这是该校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研发的“每周一支英文歌”小课程,这个课程为孩子们学习英语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也是该校英语教育的一次有益探索。

  “其实,大家原来规划的很理想,但在实施中发现英语老师不会音乐,音乐老师又不懂英语,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跌跌撞撞做了好几年,通过一点一点努力,直到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一体机’,这个小课程才有声有色地做了起来。”薛志芳说。

  正是靠着这种“一点点”的坚持和探索精神,该校的“国旗下经典诵读”“天天成长课”“阅读课”“海棠诗会”“相约第五节”“名家有约”“成长的仪式”等都已经成为特色课程。

  近几年,该校已经形成“理想课堂”“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新生活”“学生新评价”“校园新文化”“家校新合作”“缔造完美教室”8大项目组、28个子项目整体推进,所有项目涉及全体师生,涵盖整个校园生活。

  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演能力、演讲能力等在一个个课程中得以提升。“我们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大多担任班干部,不仅如此,只要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必定会3个本领,那就是能唱一首英文歌曲、能诵读一首经典诗词、会跳兔子舞。”说起素质教育成果,薛志芳颇为自豪地说。

  ■分数内外

  以阅读为引领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如果说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支撑,那么校长的智慧和引领,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推动力。

  翻看薛志芳2017年教育生活的点滴总结:读书105本、使用听课记录本16本、撰写博文86篇、发表文章13篇、发送“每日一语”365条、印发“每周一文”54篇。

  其实,担任校长10年来,薛志芳每天坚持阅读,每年阅读书目多达上百本,阅读不仅是他个人的学习习惯,更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

  “阅读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薛志芳说。

  建校以来,薛志芳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教师成长专业书库”,先后购买教师发展专业书籍500多种(类),并制订了详细而具体的《教师读书·研修计划》,提出教师每年必须读够5本书,以重点检查批注、读书笔记等方式促进教师细读精读、深化内化。

  对于教师平时的阅读督导,薛志芳重点抓“三个一”工程,即“每天一语”“每周一文”“每期一书”,这是日常推动教师读书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此外,他还通过“四棵柳”读书沙龙,加强对榜样的引领和专家的培育。

  根据工作需要,薛志芳经常带领教师进行读书思考,学习内化,实践提高。比如,《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这本书,薛志芳专门组织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约定时间和地点,统一规划进度,适时提炼话题,定期组织研读、吸收内化。

  在薛志芳的引领下,广大老师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得以成长提升。该校利用“名家有约”活动,组织师生中的“读书达人”登坛开讲,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目前,该校已有薛培培、崔美玲等21位老师分别做客“名家有约”,以“品得诗书气自华”为主题,给全校学生讲述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故事。此外,该校教师王志芳撰写的《读书节仪式》还入编《中学学校仪式设计16例》。

  “目前,不少学校在办学中常常处理不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系,顾此而失彼,而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在薛志芳的带领下,通过强力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妥善处理分数内外的关系,较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矛盾,也为其他有升学压力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样板工程。”市名校长培养办公室主任张新有说。

  人教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