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科、麻醉科医护人员联合,利用支架成功为一位患者取出脑部血栓。目前,这位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进行康复治疗。
前不久,这位患者频繁发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但一直没有引起患者的重视。有一天,患者突然摔倒,不能说话,在一家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脑梗塞。随后,这位患者被转到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该院神经内科二区医师卢燕婉接诊后,经过仔细询问、查体,认为患者的病情有进一步加重的可能,需要给予严密监护。
第二天早上,该病区主任吕海东带领医护人员在查房时,这位患者突然陷入昏迷。面对这种情况,吕海东带领医护人员迅速开展救治,并结合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患者有新发的脑梗塞,同时推测是后循环大动脉的急性闭塞,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相关数据表明,如果是脑部后循环的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死亡率达80%以上,即使度过危险期,致残率也极高。所以,医疗界有“前循(主干)闭塞,不死就瘫;后循(主干)闭塞,九死一生”的说法。
针对患者的状况,吕海东决定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在征得患者家人的同意后,立即联系介入科、麻醉科相关人员准备实施联合救治。术中,该病区专攻支架去栓技术的医师瞿千千通过介入材料顺利将机械送抵患者病变位置,然后利用支架成功将脑部堵塞的血栓取出,血管当即开通,手术获得圆满成功。之后,患者被送入ICU北区继续观察监护,待患者清醒后,返回神经内科二区病房。该病区护士长李清玲带着护士不断进出病房,时刻观察患者的血压以及其他各项指标,卢燕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才下班回家。
据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关键要突出一个“快”。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已经建立并完善了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检验科、CT室、介入科、麻醉科等科室都参与其中,使众多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另外,由于静脉溶栓技术存在的不完善性,动脉介入支架取栓术已成为目前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中的关键一环。该院神经内科也积极开展支架取栓的临床科研攻关,两年来已先后开展了50余例支架取栓方面的治疗,让该院的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更加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