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下教书育人的讲台,又走上普法调解的讲台。这一干就是9年。9年来,他调解民事纠纷700余起,调成率在90%以上。这位调解能手,就是马村区安阳城街道社会法庭法官原九成。
2009年,他荣获省级优秀社会法官称号;
2012年,他荣获河南省调解标兵称号;
2016年,他荣获河南省模范调解员称号;
2017年,他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荣誉的背后,是基层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只要说起社会法庭的法官原九成,乡亲们个个都竖起大拇指:“我们可少不了这位‘和事佬’!如果不是他,不知有多少小问题会变成大矛盾。”
安阳城街道是一个涉农街道,基层群众大多在乡村,村与村、村干部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是该街道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矛盾就得合法、合理、合情,有法用法,没法用政策,没政策用习俗。”针对农村的复杂情况,原九成说,“有些情况虽然没有解决此事的法律规定,但用农村政策绝对可行。”
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原九成忙碌的身影。
9年间,原九成走遍了街道的大街小巷、山沟地头。他总结出工作诀窍:“调解其实没有什么法宝,也没有什么捷径,只要将心比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直到把事情办结。”
正是靠这种“傻”办法,原九成成为有口皆碑的“金牌调解员”。
双肩担道义,执着铸忠诚。当问及以后的调解工作时,原九成这样说:“人民调解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就是要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让和谐之花开遍马村大地。” 崔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