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都用在了睡眠上。如果睡不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生不如死”。在睡眠障碍中,老百姓最常碰到的就是失眠。根据2017年《中国人睡眠质量及科普报告》显示,中国有近3亿人失眠。近日,《中医健康会客厅》栏目邀请市中医院人民路院区脑病科主任谢静红,对失眠这一问题给出专业解答。
主持人:怎样才算失眠,失眠都有哪些危害?
谢静红:医学上,对于失眠的判定有严格定义,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一周3次或者连续1个月以上出现睡眠障碍者;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5小时;在夜间睡眠过程中醒来次数超过3次,醒后难于入睡;次日起床后,伴有嗜睡、疲劳、精神状态不佳、认知功能下降等。若出现上述其中一项或几项同时存在时,即可确定为失眠。失眠不仅会影响白天的工作与精力,还会促使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心脏病发作,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主持人:什么原因会引起失眠?
谢静红: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患上精神心理类疾病、有烦心事、工作压力过大、患上相关器质性疾病或是吃了导致兴奋的药物等。中医则认为,失眠是导致心、肝、胆、脾、肾功能失调,一般常见的有五大类型:肝气郁滞型、痰火扰心型、心脾气虚型、阴虚火旺型、瘀血阻滞型。
主持人:谢主任,请您介绍一下失眠背后隐藏着哪些病症?
谢静红:《黄帝内经》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意思是说,饮食不节、肠胃受损、胃气不和,就会导致失眠。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失眠患者中,约有43%的患者因胃不和造成;长期失眠是抑郁症的高危因素,也是抑郁症得到早期表现,而失眠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比非失眠患者高3~4倍。除了抑郁症外,一些器质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也会引起失眠、焦虑症。
主持人:在治疗失眠方面,中医具有哪些优势呢?
谢静红:在治疗失眠上,中医确实有独特优势。中医称,失眠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中医认为,思虑过度、内伤心脾;或体虚阴伤阴虚火旺;受惊吓恐吓,心胆气虚、宿食停滞化为痰热而扰动胃俯;情志不舒、气郁化火、肝火扰神,这些都能导致失眠。中医治疗失眠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清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补益心脾、滋阴降火、益气镇惊安神。在此基础上,应选安神之品。除了口服中药治疗失眠外,中医还有其他方法,比如针灸、耳穴压豆法、穴位贴敷法、足浴法、推拿、音乐舒缓等疗法。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失眠常常是焦虑症、抑郁症伴发症状,因此,治疗失眠也可以配合心理治疗。
主持人:谢主任,在治疗失眠方面,贵科具有哪些明显优势呢?
谢静红:针对长期受失眠困扰的人群,采用先进的睡眠监测评估系统及经络检测系统,选派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应诊,对失眠患者进行整体脏腑气血的辨证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应用中药、针灸、耳针、拔罐、走罐、放血、穴位贴敷、经络刮痧、中医定向透药、经颅磁治疗等静态治疗与“八段锦”的动态治疗相结合,有效地改善患者入睡困难、睡眠轻浅、夜间多梦、白天精力减低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