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记者昨日从市安监局了解到,按照省政府安委会相关部署,我市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整治,监督企业落实对重点场所、环节和部位的监控措施,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防止因极端天气变化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3月27日,我省一家农药生产企业发生一起事故,造成2人死亡。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专门作出批示:这又是一次警钟,要注意化工企业进入高温天气之后的事故防范。为此,我市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整治。
从危险化学品企业分布情况看,我市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59家、经营企业600余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54处(其中7处为一级重大危险源)。今年是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的攻坚年,我市安监部门将督促相关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盯紧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风险排查,积极推进我市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帮助企业建立从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到废弃处置的全链条风险台账,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将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组织各岗位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安全风险,并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各县(市)区将在5月底前完成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
经过多方努力,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许可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与上年相比减少了40%。在下一步的烟花爆竹安全整治中,各级安监部门将坚决关闭以“下店上宅”“前店后宅”等形式存在的烟花爆竹网点,关闭与居民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以及与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建筑物安全距离不足、在超市内销售、未按规定专店销售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严禁集中连片经营、严禁烟花爆竹零售网点超量存放、使用明火等违规行为;从严控制安全准入,合理规划零售经营布点,严格执行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基本安全条件;加大烟花爆竹“打非”宣传力度,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深入发动群众,让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无处遁形;加强与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不断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配合、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始终保持“打非”高压态势。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将针对高温天气,加强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和产品库区、公用工程等重点部位安全巡检,防止高温天气和暴雨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各级安监部门还将加强对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储存、通风、防潮、防雨、防漏、防盗、消防设施配备等措施落实情况和店内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