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日光,穿过花木错落成一地碎金;一湾流水,把水墨乡村晕染成大片玉翡;一群飞鸟,唤醒带露含烟的行行杨柳;一醉春风,垂下依依翠帘吹进了心里。四月的温县,诗意的乡村,敞开温暖的怀抱,慷慨地向一批又一批前来观摩、游玩的人们挥洒着令人赞叹的美。
“本来只打算到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看看。可到温县后,听说这里很多村庄景致不错,就又来了觉世头村。没想到,温县的村庄建设得这么美,不仅鸟语花香,生活便利,而且村民言谈举止文明,热情好客。这里满足了我梦里的老家感觉。”来自南阳的游客杜华一边用手机拍摄着温县觉世头村的风景,一边说。
“在俺村,不管是扶贫、环保,还是拆迁、修路、绿化、改厕,都是党员干部争先带头,群众主动参与。”觉世头村党支部书记任扬德笑着对笔者说,“在温县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和俺村一样看着好看、住着方便的村庄可多呢!”
据悉,去年以来,温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着力在“美”上做文章,以群众所思、所想、所念、所愿为导向,以城乡规划、绿色整洁、办事方便、就近就业、民风淳朴为脉络,梳理出“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风尚美”的“五美”标准,探索了构“图”、聚“力”、绘“景”、提“质”、铸“魂”、兴“业”、强“基”,“七步诗”实施模式,勾勒出该县乡村建设的美丽诗篇。
在构“图”方面,该县注重突出个性,因地制宜,强调以点带面、连线成片,谋划了以水、绿、文、农为特色的“乡愁四韵”联动区,依托环城水系、绿色廊道、特色文化、农事科研,将周边村庄纳入其中。
在聚“力”方面,该县整合各类资金,集聚财力和人力,自去年起,每年列出1100万元资金,又整合涉农单位的项目资金60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注重协同作战和人才进村,激发各方力量共建美好家园。
在绘“景”方面,该县从改善人居环境开始,对乡村进行整体立面提升,强化特色符号,各村的屋檐、菜园、路灯、墙画等都有特色,或突出太极,或突出党建,或突出英雄,或突出农耕,变“街巷交错”为“街景连环”。
在提“质”方面,该县一方面抓硬件,通天然气、健康水、4G网;优化道路交通、线路网络、厕所环境,实施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另一方面抓软件,健全城乡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在铸“魂”方面,该县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温县气息、焦作风情、河南味道的豫派民居。通过讲好家乡故事、打造乡愁载体、弘扬家风民风等方式,挖掘文化内涵,保护遗址遗产,促进民风向好。
在兴“业”方面,该县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用,实现农村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同时,着手围绕温县特色资源禀赋和各村优势,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业+健康养生”等新业态。
在强“基”方面,该县坚持用“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以“智慧党建”为总抓手,以“星级评定”管组织,以“三资”清查堵漏洞,不断夯实基层党建,从而带动全县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该县县委书记王玲说,“温县‘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建出特色,在建设进展平衡、突出鲜明亮点等方面下功夫,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建设“七步诗”,勾勒景业并兴“五个美”。温县合理规划构“图”、整合资源聚“力”、融合发展绘“景”、优化服务提“质”、文化自信铸“魂”、产业带动兴“业”、党建提升强“基”,实现了“一处美”变“一片美”,“看着美”变“住着美”,“一时美”变“长久美”,“环境美”变“发展美”,“外在美”变“内在美”,让“美丽乡村”伸手可触;让乡村样本显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