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擘画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沁阳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日前,沁阳市市长毛文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农业强才能农民富。”毛文明说,沁阳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到2020年,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总产量达35万吨以上;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新格局,做大“四大怀药”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优势,着力培育老师傅驴肉、慧丰驴肉、中科神农牡丹等知名品牌,形成农产品品牌群体优势;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大力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性服务,深化与广西田园公司的战略合作,依托河南裕怀等农事服务组织,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到今年年底,该市小麦、玉米全程托管面积达3万亩,大田植保、施肥、灌溉、烘干等单项农事服务累计达10万亩,逐步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要依托神农牡丹庄园、佰润生态园等资源,开发休闲农庄、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毛文明说,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实施以PPP模式运作的总投资超31亿元的引丹入城、总干河城区段改造、沁河沁阳市城区段治理等“三水润沁”项目,打造环城水系格局;继续坚持“突出重点、典型示范、梯次推进、全面整治”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六大提升工程”,开展乡村“设星定级,评星晋级”活动,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及河南省、焦作市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计划,以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努力使乡村环境更美、农民生活更好。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党、在干部。”毛文明说,党员干部是落实大政方针的决定性因素,沁阳要强化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三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坚持“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等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要建立市、乡、村三级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机制,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要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法治型、诚信型、服务型、阳光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党组织“设星定级、评星晋级”“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工程,打造优秀的三农工作队伍。
毛文明说:“乡村振兴,唯靠实干!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斗志昂扬抓落实,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干出实效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