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作为温县独有的文化资源,多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完善管理机构,规范行业体系,深化段位制建设,提升人才培养选拔,为锻造高素质武术人才队伍奠定了发展基石,让奔波四海的拳师更有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组织保障更加有力。该县坚持将武术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社会发展规划和县政府工作报告,并将武术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据悉,去年该县财政用于举办武术赛事、推广太极拳的各项经费达70余万元,此外,将80%体彩公益金用于武术之乡建设。
管理机构更加完善。该县成立了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专门运作和开展太极拳各方面工作,进一步加强馆校、拳师管理。加强武术协会建设,武协工作实现“四有四落实”,全县武术工作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行业体系更加规范。该县不断整合全县太极拳资源,建立行业管理体系,健全武术行业管理制度,定期召开武术工作会议,不定期联合民政、教育、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对全县武术馆校、社会组织及辅导站点开展督导检查,对武术馆校的教学情况进行业务指导,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同时,该县积极组织拳师、裁判员、教练员参加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和省武术段位考评员培训班,开展太极拳段位制考评,承办中国武术段位制中段位考试(河南省),联合教育部门举办体育教师武术段位培训班、教育系统武术段位套路考评。
人才培养更加全面。出台《太极拳特殊人才选拔使用管理意见》,制定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培养制度,制订培训计划。通过参与高规格赛事检验裁判员的业务能力,提升裁判队伍的整体水平;积极对接高等院校,联合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陈家沟筹建河南太极拳学院;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在全县各所高中设立太极拳专业特长班,积极培养太极拳人才。据悉,去年该县参加国家级、省级裁判员培训班20余人,推荐国家级、省级赛事执行裁判工作5人;主动联系上级专业体育学校输送运动员苗子15人;26名特长生考入高等院校武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