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发展健康产业。
总书记上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其中所说的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中西医并重都直接间接地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瑰宝——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
如何以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为载体,挖掘整理并发扬光大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惠及广大群众并使之走向世界?
一、建议制定国家振兴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战略的发展规划,把弘扬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纳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二、建议河南省委、省政府或焦作市委、市政府运用PPP等模式,组建国资控股的太极拳文化开发集团,主导太极拳文化发展。太极拳文化开发集团的班子必须配好、配强,班子必须解放思想,大刀阔斧,勇于开拓。
三、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媒体推广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通过开发太极拳文化网站、APP、微信公众平台等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推广太极拳,如游戏、太极机器人等。
四、真正办好即将开办的中国太极拳文化大学,建议上下各方大力支持,以培养大批合格的走向世界的太极拳大师、太极拳文化产业管理者和太极拳文化的研究工作者。同时,要允许条件成熟的民营资本开办太极拳学校。
五、把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纳入国家的相关体育体系、教育体系,把太极拳逐步纳入河南省特别是焦作市中小学体育课程,让条件成熟的全国各高校纳入体育课程,纳入孔子学院、中医药大学等。
六、建议把国家级太极拳分级评审机构全部放在温县,现在仅是四级以下在温县,建议把所有的放在温县,但要严格防止“一切向钱看”的劣质市场经济和不正常的权力对评审的介入。
七、成立国家级太极拳和国家级文化研究中心,建议由焦作市政府负责筹建,并给予一定的正式编制名额,国家给予资助,充分发挥国家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这一宝贵的资源。
八、下大力气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扬名中外的拳师、大师,并且加强各个门派太极拳大师之间的切磋交流,要防止“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文人相轻”的现象。在发展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的事业中,要大力培养相关理论工作者。
九、每年在焦作举办一次国家级太极拳和大型太极拳文化年会,年会应该由国家体育总局等出面,由河南省政府和焦作市政府承办。
十、继续积极做好太极拳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十一、制定以太极拳为主的世界各国拳法竞技的比赛标准,推动太极拳走进奥运会。
余功保
世界太极拳网主编
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态,对现代社会具有重大的、崭新的时代价值,它除了武术的属性之外,还具有娱乐性。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它还在很多领域发挥了其独特作用。
焦作温县在发展太极拳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应在太极拳发展中起到龙头引领作用。所以,打造“世界太极拳城”不仅是温县的事,也是全国的事,甚至是全世界的一件文化大事。
在这方面河南温县陈家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打造太极拳文化研究中心。太极拳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是在文化的研究、发展、推广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太极拳要发展特别是要在高层次的水平上运营,必须有坚实的、丰厚的文化内涵和运作形态做基础。
第二,打造太极拳教育传播中心。推广传播太极拳包括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包括现代化的教法、教材、教师队伍等。所以,要打造太极拳教育研究传播中心,这样它才能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发展。
第三,打造太极拳人才交流中心,包括人才的培养、人才的使用、人才的考评、人才的整合。我们既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来参观、交流、朝圣,到中国来朝圣、到陈家沟来朝圣,更要引进各行各业尖端人才到河南去、焦作去、陈家沟去,和我们一起构建中国的陈家沟、世界的陈家沟。
第四,打造太极拳科技发展中心。太极拳是一种传统文化,它一定要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发展。这样的话,我们的“世界太极城”、我们的太极拳文化就会蓬勃发展。
卢中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第一,我们能不能把太极拳文化与其他优秀文化再整合一点?当然,我们现在主打的是太极拳文化,这很好。我们中原文化体现的就是“中庸平和”“中正人合”这些理念,这些理念哪打得好?登封市的嵩山,我觉得这是值得温县下一步深入挖掘的。
我们有云台山,有竹林七弦,还有千古传唱的绝句,我们把这些资源联合打造,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非常有感召力的。把太极拳文化和优秀的中原文化结合起来,和焦作云台山结合起来,互相借力、共同发展。
第二,太极拳文化产业链需要做好,怎么做呢?我建议着重找有金融资本运作经验、实体和金融融合经验、景区管理经验的公司,确保招商引资的项目能够落地。
张 山
中国武术研究院原执行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近年来,太极拳的发展大家应当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太极拳非常受欢迎。就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的发展,我提几点建议。
一、建立“世界太极城”是非常好的事情,要有一部分人专门去抓太极拳这个项目的文化、理论、技术方面的工作,这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是,考虑到这项工作要搞好,我建议应该跟中国武术协会、国际武联联合搞这件事,因为搞这件事情要让国家认可,向外推广也应当一致,所以这样才能够使“世界太极城”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历史的问题。现在对于太极拳的历史还没有权威性的著作,我建议把历史问题好好研究研究,可以组织专门的队伍,组织这些专家来座谈、研究、讨论。所以,我感觉太极拳历史渊源的问题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太极拳健身作用的问题。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研究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到底在哪儿?咱们不要浮夸,要踏踏实实的,要有科学论证才行。
各个门派的太极拳都应当改革、发展、创新。因为过去的一些前辈他们就是这么做的,现在的太极拳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怎么发展,怎么健身等,像这些问题都应该坐下来好好研究研究。太极拳文化不是空洞的,它得有文化的内涵,它应当有具体的内容。
喻新安
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一、深入研究太极拳文化,启动“世界太极城”的研究正当其时。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强起来的时代,国家要强,民族要强,文化必须强。弘扬、传承太极拳文化应该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强起来的必然选择。
第二,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转化就是在已有的基础上作出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完善。太极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如何使太极拳文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作为地方,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我们今天在北京举办这样的研讨会,目的是什么?我们所期望的太极拳文化繁荣发展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我的理解就是既要好看又要好吃,既要光鲜亮丽又要实惠中用。由政府、学界、专业机构、优秀的传承人在一起联合推动太极拳文化的研究,以及打造“世界太极城”的课题研究,不单是经援式的研究,也不是凑热闹,而是要接地气,见实效,要促进太极拳文化产业兴盛,带动温县、焦作乃至河南省区域经济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通过太极文化的产业化,提高河南焦作温县太极拳文化的影响力。
三、如何推动太极拳文化研究呢?
第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在一些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上统一思想。
第二,高点定位,规划引领。要解决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在这些事情上思路要更清晰。我认为打造“世界太极城”的设想是可行的,在实施阶段要统筹“人”“业”“城”的关系。要统筹“村”“镇”“县”,实现“点”“线”“面”的贯通,引领太极拳文化及产业的发展。
第三,县为主力,多点推动。我们说太极拳文化发源地是陈家沟,说是温县也对,说是焦作那更对,但是打造“世界太极城”的空间范围和主体要明确坚定。
四、要系统布局,形成机制。把太极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艰巨的工程,要在高点定位上布局,启动行动方案,标注行动路线图,并逐渐形成传承人、专业机构、政府协同参与的融合机制,久久为功,把太极拳文化的研究、太极拳产业的发展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做实,并且不断取得新成效。
谷建全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我对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谈两层认识,第一层认识是焦作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第二层认识是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的独特性。
一、太极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弘扬太极拳文化可以说是新时代发展的必要选择,我觉得这个意义体现在几方面:
第一,发展太极拳文化是顺应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第二,发展太极拳文化是适应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个客观要求。
第三,发展太极拳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新生活期待的要求。
第四,发展太极拳文化是推动焦作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客观要求。
第五,发展太极拳文化是促进焦作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二、如何做大做强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
第一,做好太极拳文化产业的规划。可以说太极拳文化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多方面要素,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就需要厘清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发展的环境、产业发展的条件、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发展的路径等。产业规划科学、合理,发展中才不至于走弯路、走错路。
第二,打造太极拳文化发展产业的平台。集聚化、融合化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我们打造量化的产业发展平台可以有效集聚产业发展要素、整合产业发展要素、释放强大的产业发展能量,为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生态发展创造条件,为优化产业生态系统奠定坚定基础。
第三,加强太极拳文化产业的研究开发。太极拳文化产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性,要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应以焦作市为主体联合多方力量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从资源、文化、产业等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推动太极拳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我们应该建立国际化的太极拳文化培训、传播、交流网络,为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第五,提升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平台价值。太极拳文化作为一个区域品牌、一个文化品牌、一个产业品牌,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要做强、做大太极拳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太极拳文化品牌价值。太极拳文化传承人、太极拳文化传播载体建设、太极拳文化产业链打造等要与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叫响太极拳文化产业品牌。
张绍通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长期以来,太极拳杰出的健身功效、特殊的养生价值、厚重的思想底蕴、精妙的哲学内涵等备受各界赞誉,在当前中华民族复兴战略背景之下,太极拳的和谐特质尤其承载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传统美德与人文精神,凸显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智慧与气度神韵,是当代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迫切需要”的有机元素、核心内容;是当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迫切需要”的战略符号、特色窗口;是当代传统武术教育“迫切需要”的精神根脉、智力源泉;也是当代中国体育文化转型“迫切需要”的品牌抓手和产业前沿。
作为河南省高等体育专业院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不仅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体育综合平台,而且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太极拳专业师资队伍和太极拳文化传承创新平台。目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联合温县、焦作市、河南省体育局、中国武术协会以及相关知名企业,以“产、学、研、政、经”协同创新为理念,以“太极拳+教育+中医+旅游+互联网”模式,精心创建的“河南太极拳学院”项目已经启动。我们正在通过细致精诚的努力,把“河南太极拳学院”建设成集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业开发于一体的河南省太极拳发展枢纽、国内高校太极拳教育中心、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高端平台以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华太极文化国际交流基地。
太极拳发展是一个宏大的战略系统工程,环环相扣,互为表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联合温县、焦作市、河南省体育局、中国武术协会以及相关知名企业等所组办的协同创新体,以“太极拳学院”项目为起手,在接下来的战略进程中将会积极助力“太极文化研究院”和“世界太极城”的筹建与打造工程。
我们不难发现,“太极拳学院”“太极文化研究院”“世界太极城”事实上正在汇聚成一种“三位一体”的当代中华太极文化宏观的发展格局。
在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协同创新的发展努力下,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以“太极拳学院”“太极文化研究院”“世界太极城”为主体构建的当代太极发展“三位一体”的战略发展格局,在不远的明天必将呈现出一幅当代中华伟大复兴背景下的壮丽太极画卷。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王水涛整理,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刘璐摄)